全面推行註冊制,比預想中的還要快

本周末一個大新聞,就是上面定調“A股全面實行註冊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雖然是在預期內,但效率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所以我估計最晚明年全市場就要進入註冊制時代,到時候主板也是±20%的漲跌停限制,無疑會提高市場的活躍度,創業板就是最好的例證。

接下來,t+0、不限漲跌停限制,應該也是早晚要上馬的。

這類資本市場的改革,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讓題材炒作的周期變短,能一兩天就翻倍的東西,就不要用幾周去實現,時間周期越長,不確定性越多。

再進一步看,券商板塊也是直接受益的。因為證券公司經紀業務的好壞是和市場活躍度以及成交額呈現出高度正相關關系的,而這些改革或多或少,都能提高股票市場的活躍度或者說換手率。

至於全面註冊制和退市常態化會有什麼影響,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最直接的自然就是流動性向頭部股票集中,比如滬深300、上證50、創業板50、科創50等等,在這兩年的行情中,它們是肉眼可見的強勢。

所以,如果要適應市場的風格,持倉偏好也應該向著主流指數ETF/成份股靠攏。

小票雖然仍有可能時不時地被題材炒作資金關照,超額收益也並非完全等於沒有。

但從難度上分析,十幾年前A股才兩千多隻股票,現在有超過四千隻股票,難度至少翻瞭一倍,如果再去以小市值的思路玩股票,恐怕無用功會遠高於收益。

因此,懶人投資法表面上看來是一種自主選擇,但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自己煞費苦心選出來的股票,可能還不如直接買入ETF的賺錢效率高,那麼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就已經不是選擇題而是判斷題瞭。

本周復盤:指數小幅反彈後出現放量下跌的陰線,形態上是一陰包三陽,單單周五這天的陰線,直接打消瞭市場對於企穩的預期,預計接下來還是偏弱震蕩,結構性分化繼續,選中牛股則阿爾法收益源源不斷。

下周策略:上周五這種放量下跌是不適合去左側買入的,至少下跌動能並沒有完全釋放,起碼得等個陰跌後的縮量,才能放心買入。

至於具體點位的觀測,可以參考下上證指數7月初的兩個跳空缺口,大概是30XX這個區間,如果回補有支撐,則又是加大配置股票的良機,不然就得繼續等。

另外,三季度報截至10月底已經全部披露完畢,其中有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不少傳統白馬的股東戶數在股價調整中出現上漲,而一些長期低位震蕩的細分行業龍頭在股價上漲中反而迎來瞭股東戶數的減少

通俗來講,股東戶數即是籌碼分佈,股東戶數越多,說明籌碼分佈越松散。再說大白話一點,股東戶數增加等於散戶變多

具體來看,有下面幾種類型:

1)股價調整,股東戶數增加

2)股價上漲,股東戶數減少

3)股價調整,股東戶數減少

4)股價上漲,股東戶數增加

直接說結論,如果要買股票,2和3是較為理想的籌碼結構,其中2最好。股東戶數減少,往往暗示大戶有吸籌的行為,後市一般可以看漲。

而1和4是要盡量回避的籌碼結構,它們幾乎說明,不管過去的股價是漲是跌,籌碼擁擠度都已經過高,即使還有可能上漲,但收益風險比已經不站在多頭這邊。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坐轎子的已經比抬橋子的多太多,即便轎子本身身輕如燕,但也是很難抬得動瞭。

雖然這個指標在交易實踐上的前瞻性不會太高,但它傳達瞭一個非常重要的交易哲學,那就是人多的地方容易發生踩踏,人少的地方往往有黃金

盡管它本身是個笨辦法,但卻總是出奇的有用,尤其是這兩周,在人聲鼎沸中落下帷幕的白馬,還少嗎?

關註板塊:有色、券商、銀行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