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大國菲律賓 南部有個穆斯林自治區

說起天主教,感覺充滿瞭歐洲色彩。其實,東南亞的菲律賓也是天主教大國,有8500多萬人信仰天主教。菲律賓雖然位於亞洲,但是文化上處處透露著歐美風格,他們信仰天主教,使用西班牙式名字,但是最常用的語言卻是英語。

更加神奇的是,在這個天主教大國的南部,還生活著大量穆斯林,甚至在棉蘭老島有個穆斯林自治區。過去因為一些原因,菲律賓南部總是有些動蕩,但是近幾年情況也開始好轉瞭。現在,菲律賓全國約5%人口信仰伊斯蘭教,是菲律賓第二大宗教。那麼伊斯蘭教是怎麼發展到菲律賓的?穆斯林自治區又是怎麼回事?

和印尼、馬來西亞類似,菲律賓的伊斯蘭教也是穆斯林商人帶來的。伊斯蘭教在14世紀由印度南方穆斯林商人和波斯灣商人傳入菲律賓群島,他們來到菲律賓南方成立蘇祿蘇丹國。現在,菲律賓約5%的人口是穆斯林。其實,這個蘇祿蘇丹國當年是明朝的藩屬國,曾有一位蘇祿國王在中國逝世,安葬在瞭中國,他的後代也在中國定居下來瞭。

在1380年,阿拉伯商人卡裡姆·烏爾·馬赫杜姆到達菲律賓蘇祿群島和霍洛島建立伊斯蘭國傢,在十四世紀末建立第一座清真寺。隨後不斷有印度尼西亞人阿拉伯人到這裡宣教。菲律賓南方居民多數本來是萬物有靈信徒,他們到瞭15世紀多改信伊斯蘭教。到1565伊斯蘭教已達到馬尼拉地區的梅尼拉王國。西班牙人來到後稱當地穆斯林為摩洛人,西班牙人大力宣揚天主教和驅逐伊斯蘭教,使伊斯蘭教僅僅在摩洛蘭(棉蘭老島部分地區)得以保存。

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

摩洛人主要住在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阿拉伯人馬來人當地原住民的混血後裔,占菲律賓約5%人口。他們過去常常對抗菲律賓,成立瞭五花八門的組織,名字都挺拗口,有些組織還試圖武力脫離菲律賓。菲律賓也不手軟,雙方常年交戰,使得菲律賓南部一直不穩定。1989年開始,在棉蘭老島上建立瞭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包括瞭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巴西蘭省(除伊薩貝拉市)、南拉瑙省蘇祿省塔威塔威省瑪京達瑙省馬拉維市。該大區擁有自己的政府,駐於哥打巴托市。該大區面積26974平方公裡。

但是,成立自治區以後並沒有徹底和平,當地的摩洛人內部派系林立,有一些派別不願意接受自治區的安排,還是繼續和菲律賓對抗,其中最活躍的是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摩伊解)。直到杜特爾特執政之後,重新和談,並且在2019年將原來的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改制為邦薩摩洛自治區

2014年3月27日,菲律賓政府在馬尼拉同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簽署邦薩摩洛全面協議,該協議將以“邦薩摩洛”政治實體取代目前的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標志著菲律賓政府與南部伊斯蘭分離運動之間長達17年的和平談判宣告完結。和平協議主要內容包括停火、成立邦薩摩洛政治實體、下放權力、尊重“邦薩摩洛人民的權利”等。

2018年7月23日,參議院通過邦薩摩洛基本法,隔日眾議院也批準瞭該法案。7月27日,總統杜特爾特簽署後正式生效。2019年1月21日,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哥打巴托市和伊莎貝拉市首先舉辦瞭是否同意邦薩摩洛穆斯林自治區。25日開票時以約170萬張同意票對約25萬4600反對票,通過邦薩摩洛自治區設立公投。2019年2月6日,第二階段邦薩摩洛周邊地區是否願意加入自治區公投於北拉瑙省、哥打巴托省等地舉行。14日,公投開票後,有63座原屬於哥打巴托省的村莊願意加入自治區,也獲其原所屬城鎮同意脫離。北拉瑙省亦有6座村莊願意加入自治區,但北拉瑙省公投不同意脫離而無法加入。2019年3月29日,總統杜特爾特宣佈邦薩摩洛正式成立。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