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真正厲害的女人,都是那些“內向者”

每個人都有自我的性格,在大范圍中普遍分為“靜”和“動”,而卡爾榮格在《心理類型學》中正式提出瞭外向和內向的概念。

而兩者的區別在於內心的指向,外向者他們內心指向外部,他們天生好動,對世界充滿瞭好奇心,追求熱鬧豐富的生活環境。

而內向者他們內心指向內部,他們喜靜,習慣對自我的內心保持寧靜和沉著,他們看上去似乎不善於交際,也不喜歡追隨人群追求獨處的狀態。

在知乎上有人提問:一個人很內向怎麼辦?有一個高贊回答寫道:根本不必為瞭自我的內向而感到自卑,內向與外向都是自我獨特的性格,不存在孰強孰弱,內向的人同樣具有自身優勢。

並且通過心理學上的研究調查發現,真正厲害的女人,都是那些“內向者”,性格內向的女人更能把控生活的節奏,更能感知自我內心的想法,反而內向也成為一種力量。

具有獨立的前瞻性思維

女性大多都偏向於感性,她們在看待事物以及處理和做決策中往往情緒依賴程度大,在心理學相關調查研究中顯示越外向的女人通常更難以承受打擊。

外向的女人接受的事物都是積極的一面,當遭遇挫折打擊,與她們原本的世界相悖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沖突,而因為情緒影響作出沖動的決定。

而內向的女人,她們通常在自我“靜”的環境中培養出瞭更具理性的思維,她們具有獨立的思維性,在考慮問題時更加思維清晰具有長遠的打算。

正如陳數在《誰說我不能結婚中》的一句臺詞:我做事情的原則,從利益出發它要不要做,從風險出發它該不該博,從能力出發它該不該幹,從結果出發它劃不劃算,而不是別人告訴我我對不對。

內向的女人思維中保持著一種沉著冷靜的狀態,她們懂得控制情緒對自我造成的影響,並且把負面情緒降到最低,在一種長遠的前瞻性思維中往往能夠過得更幸福。

“靜”中豐富的內心世界

人們總在馬不停蹄地奔赴一場又一場繁華盛會,在不斷地選擇融入集體,合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走得久瞭反而發現失去瞭原本的自己。

看似外向的人才有的社交舞臺,交際朋友圈實際也是一種壓力和對自我內心無形的抹殺,因為當我們為瞭維護外在的繁華和熱鬧而合群時,就已經失去瞭自我世界裡的自由價值,那才是真的孤獨。

內向者她們擅長在“靜”的世界裡找尋自己生命所熱愛,不被外在喧囂所打擾,因為不擅長交際,她們不必為瞭維護圈子而浪費時間。

像錢鐘書先生就不喜歡交際,當時有人看瞭他的作品慕名而來,他說喜歡《圍城》,何必一定來看作者;吃雞蛋,何必一定來看那隻母雞。

面對過多的交際他覺得會浪費自己的世界,影響自我的創作,他在一種“靜”的生活方式中不斷豐盈著自我的內心,因此才能創造出一本又一本著作。

諸葛亮說:非寧靜無以致遠,內向的女人就是在這份遠離喧嘩的寧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地,讓自己輕盈而豐盛。

心細如塵,擅長情感共鳴

內向者的“靜”不僅滋養瞭自己,也因為這份沉穩她們比一般人更能洞察他人的情緒,註重細節,在與人相處之中往往會展現更高的情商,內向的女人她們所結交的朋友往往都最真。

在《奇葩說》中蔡康永就提到:其實我們與他人交往最重要的是學會情感共鳴,這是一種很強的能力,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

情感共鳴能夠讓他人獲得更多的理解和認可,而對於自己而言,情感共鳴也能夠控制自我的情緒,當遭遇人生的挫折,一種情感上的理解能力也能讓自我快速的逃離消極情緒。

內向的女人心細,不僅是在對人上,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內向的女人她們往往註重細微的影響,做事謹慎嚴謹,無論是自我的生活還是工作中都能夠持續保持一種有條不紊的狀態。

內向的人她們隻是輸出性的話語少,但不見得她們內心想法少,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她們思考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更深層次。

內向並非性格上的缺陷,外人隻看到瞭對方內向的面具,卻忽視瞭對方高敏的內在,安靜同樣是一種力量,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厲害的女人往往是那些內向者。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