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歌》:前輩歌手多為港臺籍,內地前輩歌手何以如此之少?

文‖泛fan之談

《我們的歌》播出到第二季瞭,然而通過前輩歌手的嘉賓陣容,內地前輩歌手占比卻引人深思!

我們先來看一下《我們的歌》第一季的前輩歌手陣容。

費玉清,中國臺灣男歌手,早期代表作《一剪梅》。

李克勤,中國香港男歌手,早期代表作《紅日》。

任賢齊,中國臺灣男歌手,早期代表作《心太軟》。

周華健,中國臺灣男歌手,早期代表作《花心》。

黃凱芹,中國香港男歌手,早期代表作《傷感的戀人》。

那英,中國內地女歌手,早期代表作《霧裡看花》。

羅琦,中國內地女歌手,早期代表作《快樂機器》。

當然第一季還有新加坡籍華裔女歌手蔡健雅,還有代班那英的中國臺灣女歌手張韶涵。

滿打滿算,在《我們的歌》第一季的前輩歌手陣容中,內地前輩歌手隻有那英和羅琦這兩位女性。

如今《我們的歌》到瞭第二季,再來看看前輩歌手的陣容。

張信哲,中國臺灣男歌手,早期代表作《過火》。

容祖兒,中國香港女歌手,早期代表作《揮著翅膀的女孩》。

鐘鎮濤,中國香港男歌手,早期代表作《隻要你過得比我好》。

陳小春,中國香港男歌手,早期代表作《算你狠》。

孫楠,中國內地男歌手,早期代表作《不見不散》。

常石磊,中國內地男歌手,早期代表作《我和你》。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美籍華裔女歌手李玟。

同樣不難看得出,內地前輩歌手還是隻有兩位,孫楠和常石磊這兩位男性。

更加諷刺的是,常石磊居然都成瞭所謂的前輩歌手,難道內地的前輩歌手真的是沒有可選之人瞭嗎?

有人說,不管是港臺歌手還是內地歌手,都是中國的好歌手,這就夠瞭。

但是,作為一個內地人,從內心深處自然還是希望內地前輩歌手能夠多一些出來展示自己,哪怕是各占一半也無可厚非。

然而通過兩季的前輩歌手陣容,內地前輩歌手相形見絀。

這樣的現狀不得不引人深思,難道內地前輩歌手真的是很難找的出嗎?

仔細回想並查閱瞭一些資料,答案並不是我所想的!

內地也有很多前輩歌手,隻不過走到今天還活躍在歌壇的真沒幾個瞭!

說幾個人很多70、80後比較熟悉的內地歌手。

孫悅,中國內地女歌手,代表作《祝你平安》,想當初也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如今卻消失在公眾視野。

郭峰,中國內地男歌手,代表作《心會跟愛一起走》、《甘心情願》等。

以前他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如今雖然很少露面,但是偶爾也能看得見,就拿《流淌的歌聲》來說,都有他的身影出現。

毛寧,中國內地男歌手,代表作《濤聲依舊》、《晚秋》等,也曾是火遍大江南北的人物。

如今想看到他也是很不容易瞭!

林依輪,中國內地男歌手,代表作《愛情鳥》等,曾被譽為“中國四大歌王之快樂歌王”,獲獎無數,個人履歷篇幅甚多。

前些年也曾出現在公眾視野,不過多為參加一些美食類綜藝節目,很少有機會再次一展歌喉!

當然瞭,雖然說內地流行音樂比起港臺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還是出現瞭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性人物的,除瞭前面提到的,還能找出很多。

比如韓磊的《走四方》、崔健的《一無所有》、李春波的《小芳》、金學峰的《是不是因為我不夠溫柔》、伊揚的《紙飛機》、火風的《大花轎》等等等等。

隻不過很多這樣的前輩歌手都被後輩們拍在瞭沙灘上,時至今日還活躍的真心沒幾個!

即便如此,作為一名觀眾還是希望能夠在類似《我們的歌》或者《流淌的歌聲》這樣的節目裡看到更多的內地前輩歌手們。

時代會成為過去,而關於時代的記憶卻永遠不會成為過去。

對很多人來說,一首歌就是一段歲月,一首歌就是一段過往。

過去的年輕人都企圖緊跟著潮流的腳步,如今年輕的孩子們卻都是追趕著潮流,潮流反而被他們追著跑。

如果能夠讓現在的年輕觀眾多聽聽內地流行音樂初起步時的許多代表作,或許會讓他們對父輩們所處的年代能有更深刻的認識。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