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一般講稅前還是稅後?

也是常見問題瞭,對於稅前和稅後,真正的差別有多少呢?

我們以在上海月薪稅前1萬塊為例,正常到手收入是8030元,這是大多數情況,也叫標準設置、默認設置,“出廠設置”。稅前稅後在這裡每月大致相差2000塊的樣子。公司因為雇用你,每月在你身上的花費是13880元。

但你知道的,總有杠精,杠精是因為他或她看到瞭少部分不同情況

比如上表中,某人在比較好的單位,他們是有補充公積金的,按照8%繳納,所以他到手工資自然每月少瞭800塊,到手7230元。看起來比剛剛大多數人的情況到手低瞭,但實際上單位因為雇用你,每月在你身上的花費是14680元,多瞭不少。

第三種情況又來瞭,你入職的是民企,民企一般要想方設法省錢,所以民企跟你談好的月薪稅前1萬,但五險一金基數按照5千去繳納,你看下圖。

按照這種方法繳納,你每月到手能有大概8817元,比一般外企的到手8030元、國企的7230元都要高瞭不少。但實際上,以上三者對應的單位因為雇用你,而每月在你身上的花費分別是11940、13880、14680元

這叫繞口令:“看起來高,實際上低;看起來低,實際上高”。大傢繞口令繞幾次,記住,這就是中國很多情況的寫照,跟書本裡講的不一樣,因為書本隻講一刀切後的結果。

同樣是月薪1萬,主要就有如上三種不同的稅前稅後數額,除此之外,還有企業年金、補充公積金的不同比例、隻繳五險沒有一金、兩張卡發工資、崗位工資、津貼、文明獎等等,更多的花招。

實際上你記住規律,他們的目的無非就兩個:生存艱難的企業會變著法兒少花錢,沒有生存危機的單位會變著招數多給你發錢

相對來說外企比較中庸,他們是嚴格根據法律法規來執行。具體區別,實際上這裡也早詳細分解過瞭,《同樣是年薪20萬,國企外企民企,選哪個?》。

那麼,回到本文題目,平時講工資,一般是說稅前還是稅後工資?

主要看你說話的語境,也就是你在什麼地方談工資,說的是哪裡的數字。

一般在體制外,都是指稅前工資。

一,這方便計算;二,其中雖然含有五險一金和稅,但畢竟是企業因你而花的錢,所以說稅前工資會顯得資本傢發的工資高、仁慈;三,市場經濟中任何交易的金額,在沒有特別備註時,一般都是默認含稅價格。

然後,在體制內,一般講的是到手工資。

這就是計劃經濟瞭,計劃經濟跟你在學校裡上學類似,比如每月發到你飯卡的裡的補貼、你獲得的獎學金、父母每月打給你的生活費,等等,都是稅後到手的錢。至於什麼稅、手續費、五險一金的,那是“公傢安排好瞭的”“大傢都一樣的”,所以,你也不會將這部分算成自己的工資。

因此,體制內一般講到手工資。但是,同樣說的月薪1萬,剛剛大傢也看到瞭,體制內到手才7千出頭(7230元),還不如人傢私企民企接近9千(8817元)。所以,體制內人為瞭挽回面子或者不失去面子,他們會強調一下“我們公積金高”,有些會報給你自己的公積金比例,這是事實,也是常見現象,因為公積金一旦買房確實就是立即可以用的現金。

但是,全中國比如有10億職場人士,大概80%在市場經濟下的企業工作,另外大概兩成的人在體制內,按照總人數來說,當然還是說大概率,也就是:在沒有明說稅前稅後工資的公共宣傳、書本、資料以及媒體報道中,工資就是講的稅前工資

以上是共性知識,但個人需要講工資的情況更多,比如你日常被人問到工資,回傢後親戚詢問你的工資,你說是講稅前還是稅後?

大致可以根據年齡來判斷。畢業不久的人,因為工資低,又好面子,所以一般會虛誇自己的工資,至少首先也是報稅前工資,這樣顯得高。歲數上去瞭,會比較低調,一般都是往低瞭報,首先就是說稅後工資,這樣說你的工資就顯得低瞭,別人才開心。

也可以根據工資水平的高低來判斷。你工資即使按照真實的告訴大傢,多次之後,你會發現你的工資確實比同齡人高瞭很多,然後來問你借錢的親友越來越多,你此後自然就開始往低瞭報工資。

上表你也看到瞭,你本科畢業3年在上海的月薪行情,在【9,15K】,平均算1萬2的樣子,但是你月薪超過瞭2萬,雖然是996或者加班獲得,但這工資也是明顯高於瞭行情,你就低調點更好。

甚至回瞭你老傢,同齡人都普遍月薪5千上下,你要說你2萬?遭人羨慕嫉妒後面有個恨。沒有必要。實在你不想撒謊,你就說下自己五天八小時情況下每月到手的那個數字吧。

場合不同,報工資的方法也不同。比如你去相親,媒婆或者對方父母問你每月工資多少?會有傻逼這麼說不:“我每月工資8817塊,稅後”?很少這樣精確或者補充個什麼“稅前”“稅後”的,這都迂腐啊。

哪次碰到類似場合,還真會有人這麼回答,你就知道瞭,此人剛畢業不久,也就是書生氣比較重,社會味不濃,但並不是說他人不好。隻是為人比較迂腐,也就是老學究,通常不圓滑,認死理。媒婆、相親對象、甚至丈母娘,也不可能讓你提供銀行流水,你還較真瞭。

當然,具體相親,又類似我們求職時的面試,你要表現最好的自己,且相親並沒有嚴格的第三方背景調查或者政審,所以現實的相親中充滿瞭“簡歷造假”,美化自己的情況太多太重。有時你也要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因時而變。

我們有位帥哥群友在重慶,本科剛畢業就運氣好進瞭當地的一傢央企,每月工資有1萬瞭,算高工資。第二年他就參加親友安排的相親,哪知道相親時他不斷被女孩鄙視瞭,連續幾次都是。還來找我訴苦。

原因呢?女孩們一般也都會問男孩工資,這位帥哥自己裝逼,他在央企自己知道的就是稅後到手八九千,他想“一開始低調一點”,就說自己工資大概五六千。你知道這樣報工資的結果不?結果連續幾次相親全部是見光死,不是人不帥,而是聽瞭他五千塊的工資後,女孩都不願意跟他聯系瞭

有些甚至當面懟他:“你工資怎麼這麼低?“”我閨蜜的男朋友跟你差不多,人傢工資2萬瞭,好的3萬多!”“你是不是中專生?”……

他有幾次也覺得氣不過,反問女孩“你工資多少?”女孩一般不回答,但也有直接回答的:“我是最少的,但也有一萬多,接下來做得好能有2萬。”

我們知道,重慶人說成都人“假打”,其實重慶女孩也是假打,全國各地都一樣。實際上相親的時候可以適當多報點,至少先說個稅前工資,也可以再拔高個20-50%,否則對方可能都不再理會你瞭。也不是現在的年輕人勢利,而是相親就是為瞭過日子去的,誰想找個“窮鬼”結婚呢?

當然,這是相親,還靠譜點,你要是談戀愛,或者還沒開始談、剛認識時候的比如泡妞泡仔,包括富婆找靚仔,這些就往海瞭吹瞭,別稅前工資瞭,稅前工資的5倍10倍100倍都有人敢吹,動不動買商鋪和寫字樓的都有,你看《男朋友要買公寓房,合算不合算?》,這是個招數,目的是泡妞。

當然,這些隻是告訴大傢,在不同的場合,你要對報稅前還是稅後工資以及多報還是少報做合適的取舍。

說個最簡單的技巧,在跟體制內事業單位和國企談工資時,你可以報自己目前的稅前工資,他們會誤認為是你的稅後到手工資,如果面試能有下文的話,接下來就會給你安排一個很高的工資瞭,超乎你原先的想象。

類似的,你在民企私企上班的,你們社保按照很低的基數繳納甚至不繳,你當然最好盯著稅後工資跟對方談。比如你月薪到手9000,五險一金一分錢不繳,稅前等於稅後,因為你們是個垃圾公司垃圾老板,但你報的這稅後9000,實際上就約等於人傢正常的稅前月薪1萬2。

新公司會基於你這1萬2給你一定的增幅,比如加40%給你月薪16800,這樣你就賺瞭。你再裝一下,第二輪談工資時你希望對方再給你加個1000塊,這樣最終就大概1萬8成交瞭。

大傢看到這個9千翻番到1萬8的過程瞭沒有?其中稅前稅後的作用占瞭大概一半,所以大傢要活學活用,因為銀行工資流水中,隻有到手工資的數額,並不註明是否扣稅、是否繳納五險一金、是否足額繳納社保等等。

當然,如果你報瞭工資比如月薪9千,現在有傢特別好的知名公司你特別想進去但自己面試發揮太差,則你可以跟HR說9千是稅前工資。

反之,你都已經有瞭個大公司的Offer月薪1萬2瞭,此時又來瞭個中型公司,你就說當初說的目前月薪9千是到手所得,期望在此基礎上有個50%增幅,這個要求實際上就是稅前≥1萬8,剛剛講過類似數字的案例。繼續,矮矬窮私企、創業公司、幾個人的作坊,則繼續增加50%,先說“2萬7可以來報到”,等著對方還價到2萬5上下成交。

以上差不多瞭,大傢記著,在我不做特殊說明時,我的所有文章以及視頻、語音所講的所有工資,都是稅前工資。

其實大致結果已經出來瞭,你看下圖。說明我的讀者中有大概38%的人,工資離月薪1萬還很遠;差不多28%的人在1萬上下;其餘34%的人月薪≥1萬5。你看下你屬於哪一部分?

我們再看如下騰訊的一個海量調查,這是月薪過萬的人在各城市的占比

在我的讀者調查中,工資≥1萬的比例達到瞭62%,超過瞭任何中國城市。

學歷方面,我們群友和讀者中,有95%的人學歷≥大專,見下圖。

最後,無論稅前還是稅後,祝我的讀者都能獲得高工資!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