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未來有可能轉入經濟內循環嗎?經濟形勢樂觀嗎?

中國從長期的歷史中領悟到閉關鎖國會降低自身競爭力,隻有跟別國的產業競爭中才能提升自身產業實力,所以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不容置疑!雙循環其實就是個底線思維,要在極端情況下不至於崩潰。內循環代表的是忍耐,而大眾是最沒有耐心的,長期的忍耐就是空耗民心坐以待斃,如果歐美一致孤立中國,戰爭就不可避免,核戰爭也不是不可能,在戰爭中滅亡和在被孤立中崩潰沒有區別。

我想指出政府理解的內需和大眾理解的內需不一樣而已。對政府來說,擴大按揭貸款擴大居民部門消費信貸縮減居民部門儲蓄率讓資金進入國內市場就算擴大內需,至於居民拿這些錢是買房子還是買什麼無關緊要,而且買房子所動用的資金更多擴大內需效果更快更好。而大眾一般理解的內需可能是除瞭買房外的其他吃喝玩樂日常消費。但是真的對政府來說居民高價高負債買房才是政府理解的擴大內需最好最有效的手段。當居民高儲蓄低負債時,房地產是促進內需的好辦法,把老百姓的錢弄出來發展經濟,這也是最近幾十年政府的思路,但是當居民負債太高儲蓄太低時,房地產支出過多會減少居民的其他支出,會抑制內需,現在我們就到瞭這一步,政府也已經意識到瞭這個問題,所以提出瞭去杠桿,抑制房價的策略。

樓市也是消費,這是一次性花錢多,一次性花一個行業瞭。必須要明白,房地產已經超額完成歷史使命瞭,後面不能再大幅上漲,其實樓市中所有在低價買房人也是房價上漲的收益者,低價買的多收益越多,不能簡單認為房子漲價都是開發商賺錢的。另外比如裝修啊,買傢電啊,等等,消費鏈條很長的,不要把所有事都怪房價太高,穩住房價就是勝利。

房子隻是用來住的,金融創新帶動的房價飆升,讓房地產帶入瞭金融屬性,可是房地產的負面作用也很明顯,大量擠占資金,大量的居民貸款,在社會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其他的領域就會縮小規模,對於衣食行和醫療方面可是決定生存問題的事情,同時房地產吸納的就業人數是有限的,其他行業的凋零是會造成大量人員失業的,這會威脅到政權的問題。因此房地產是必須下決心處理的問題,繼續拖下去隻會把整個社會帶入動蕩。所謂提高居民收入那是典型的一廂情願。

你花錢買瞭房子肯定就有人拿到瞭你買房子的這筆錢,這筆錢錢最終如果拿來研發基建再生產等這種還會回到大傢手上的活動,大傢拿著這些錢去消費,那其實經濟也能繼續轉的開,現實是這筆錢最後大概率是流向瞭金融行業再也回不到大傢手上瞭,最後成瞭房地產金融自己成為一個循環那這些錢就和生產消費一點關系都沒瞭,這個循環還一直繼續抽實體經濟的血抑制大傢生產消費。

其實高房價唯一的風險就是斷供潮,什麼抑制生育和抑制瞭消費對政府來說都是小麻煩。政府日常的工作就像是把今天要發生的世界末日推到明天,後天發生的麻煩都不算麻煩。很多人的都以為房價抑制瞭普通消費後會難以養活企業搞產業升級,其實高房價也能促進產業鏈升級。因為地方政府是高房價收入的最大獲利者房企最多就是喝點湯而已。而政府拿到瞭錢會用來給企業優惠政策。工廠達到數字工廠標準有獎勵、企業發展高科技產品有獎勵、企業環保升級有獎勵。如果仔細研究政府政策就會知道中國產業政策是中國企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原因。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上政府在拿普通人的錢搞產業升級,但是這在過去這些年效率很高。

要想解決高房價,首先要解決土地供應問題,要想解決土地供應問題,首先要解決農業問題。農業問題要想解決,必須要補齊我國在生物技術,能源(可控核聚變技術最好有重大突破)等各方面的短板。因此,中國現階段的問題我認為不是工業化的問題,不是金融的問題。而依然是土地問題,是農業問題。解決的好至少可以保證未來三十年經濟平穩發展。

內循環=基礎建設投資+擴大內需,擴大內需=擴大房子醫療教育為主的居民消費,文中的所謂負擔恰恰是內循環中居民消費的主體,國傢最近頻繁出臺房產限令的目的是穩定房價,生怕後疫情時代房價過快上漲最終崩盤。中國人儲蓄率高是文化基因,隻有掐住這三個命根子才能讓他們花錢,當然還有股市,以賺錢的名義讓居民把儲蓄掏出來,但和房子醫療教育這統領老中青三代錢包的千秋大計相比不值一提。

中國的飲食文化特點,導致食品支出比較高,低收入不用說,食品支出是大頭,中高收入的人也會把很多收入花費在食品上,吃得很精細,歐美文化在食品上就簡陋得多,巴菲特,中午吃漢堡喝可樂這種大眾認定的垃圾食品,窮人富人在吃上差別不大,因此食品支出占比可以反應收入水平。

隨著收入提高,邊際消費傾向遞減。也就說同樣增加1元的收入,富人用於額外消費的傾向低於窮人。所以所謂雙循環,必須擴大內需,必須減少貧富差距。很遺憾,我國對於消除貧富差距的政策工具還非常落後,甚至沒有什麼好辦法。每當央行一放水,大量資金就流入地產和股市,流入實體經濟的不多,民營企業貸款難仍然沒有解決,而且,對於提高中低收入傢庭收入沒有什麼幫助,也是很無奈。

特別是樓市,在當前時點,房價越高,貧富差距就越大,因為帶來的財富增加和無房者一點關系都沒有,所以可以理解為什麼必須調控房價。在當前社會環境下,財富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富者欲富,窮者欲窮(相對水平)。因為富者的社會資源、見識、教育機會都強於窮者。在房價上行通道中,買房是社會階級躍遷的最快通道,現在接近關閉瞭,隻能指望拆遷和高考。總的來說,我們的制度還是有很多缺陷。

我還是相信中國有能力改變這種壟斷的趨勢,畢竟這是一個年年強調公有制為主的國傢,國企也是維持現有秩序的根本。未來大概率是華為阿裡的成果被國企吸收,其它依靠商業模式成功的私企被優秀的後浪逐漸替代。隻要國企不變色,這樣的未來對大多數人都有利。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本質上是中美關系,隻有中國瘋狂出口給美帝,才能帶來自己的最終升級,惹火美國等於自斷手臂,所謂內循環不過是一個新名詞而已(充滿瞭瞭無賴和被動),我們本身缺乏創新的土壤,增長的本質動力也是缺乏的,一味夜郎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盲目自信,缺乏認知真相太多太多改革觸碰瞭經濟發展的保障性制度,比如產權保護,更自由的市場,私有企業的活力等等,真相被人們選擇性忽略,這不僅是悲哀的,而且是大傢並不想看到的結果!

有各種過剩的國傢隻能是資本主義國傢,共產主義不存在過剩的,產能過剩國傢會指導企業進行產業升級,把低效低檔產線產品升級為高效高級的產品,比如鋼鐵,水泥等,事實上國傢也在坐著,資本過剩同產能過剩一樣,國傢會引導資本去投資產業升級,人力資源過剩,更加不會存在,大量的基礎建設一開搞就會需要大量的人力,同時也會消耗所謂過剩的產能比如鋼鐵,水泥等。

經濟體脫鉤,某種程度上美國做瞭逆天的事,而這也是對北半球工業化國傢民眾的好事。因為脫鉤是資本反效率的,也就意味著勞動力價值上升。勞動力與資本是一個話語權問題。當資本全球流動是,資本掌握主動權,勞動力自然處於弱勢。而當脫鉤之後,就如同古代中國,資本沒地方逃,那麼簡單,一定程度後你不讓利那麼就一切推倒重來。

工業化的天命始終應該立足於人類的福祉之上。我們搞機器人搞自動化,是為瞭搶奪勞動者的飯碗還是為瞭解放勞動者的時間?如果人類的一切基礎需求都可以由機器來滿足,我們會變成混吃等死的廢物還是歌頌詩與遠方的賢者抑或奔赴新天地的探索者?沒有人願意想這麼遠,沒有人願意想這麼多——而這,正是我們在當前困境中掙紮的根本原因。即便我們主宰瞭全世界,始終要面對行至水窮處的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產能爆發至過剩的頻率會不會很快到達臨界,除瞭不斷攻城略地把市場拓展到宇宙沒有別的辦法瞭嗎?現在開始思考過剩危機的其他應對法希望還不晚。質量與數量存在復雜關系。地球本身到目前為止人類幾百萬年來都隻有內循環,靠的不是與外星球的產業剝削。同時地球人類內部競爭,也刺激瞭人類的整體發展。
以各個歷史強國的興衰看,自身強大也通常是擴張收益的先決因素,而不是反過來。

人類科技發展到今天,想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明天,想想生物基因技術繼續發展,想想網絡技術對生產關系社會關系的調整難道就到今天為止不再深化,今天正如三四百年前中華民族面臨近現代工業文明興起的千年大變一般全地球人類面臨新科技給我們的挑戰機遇。眼裡隻有大清對大明的反殺,不制度革新迎接新的科技時代,縱然一些條件變化使得當年清王朝的恥辱和失敗固然不會再現,但日本二戰之敗卻是前車之鑒。
人類科技的繼續發展,很可能在招喚新的生產制度,在企業、國傢、國際三個層面上。人類的工作娛樂文化社交甚至生命周期都可能被重新釋義。眼裡沒有科技人文新時代的大關,沒有真正對公平公正平等的生產關系和國際關系的信念和追求,隻有中美之間的小關,隻有過去人類國傢民族爭奪和資本剝削的執念,鼠目寸光者自閉於時代罷瞭。沒有面對思考人類和勞動生產及大生產體系的關系,沒有對人類進步價值觀的自信,沒有面對科技進步的人類整體的挑戰和機遇,談內循環外循環不過是背歷史書的瞎子。

國際競爭是必然的,有時候走向鬥爭,把握好分寸不軟弱不擴大。勝負關鍵在於兩個,一是A產業升級的成敗,一是B生產關系的進步與否。我相信A上一定有成績,但成績多大相當程度上受B影響。壓榨國內國外勞動者的產業升級成績一定很有限,改善提升國內國外勞動者收益和福利的產業升級才有活力才能得道者多助才能輸出到國際,才能有力量改善國際秩序。根本在於真正發揚社會主義方向的優勢做好自己。打下天下再分利國內中底層的帝國主義思路,本質是反動的,在今天的國際環境中也前途黯淡。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