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的微信名字,早已暴露瞭你的一切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微信,微信上聊天、點贊也是當代人的一大社交方式。同時,不同人的微信和名字都帶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有些微信名字一看就是喜歡日本動漫,而有的一看就是精神小夥或者精神小妹,微信頭像和名字在我們父母這一輩群體效應更為明顯。

他們多為花和草植物的頭像,以及“過好每一天”“花開富貴”“快樂人生”等具有美好意義的詞語。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微信名字,我們總會想去猜測他在表達什麼。不可否認的是社會刻板印象真實的存在,通過他人微信名字,我們也可能對他們產生一定的刻板偏見。

內群體偏見——人們更喜歡自己同類的人

什麼是內群體?

社會心理學對此解釋道:內群體是指一個人經常參與的或在其間生活、或在其間工作、或在其間進行其他活動的群體。

在群體中的成員會感到自己與群體的關系十分密切,並對群體有強烈的歸屬感,與其相對應的是外群體。

在生活中有許多內群體:例如你所在班級的同學或老師、你周圍的街坊鄰居,或者是同時喜歡一個明星的一群粉絲們。

與外群體相比,人們都更喜歡內群體。

即使是在遊戲過程中,將隊伍分成AB兩個隊,人們也更喜歡自己所在隊的人。

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心理呢?

第一,內群體偏見會讓處於那群體的人們更加喜歡自己,所以更容易讓人們產生與他們同為一個群體的心理特征,並以此產生自豪感

第二,我們身處於內群體之中,內群體便作為一個保護傘,更好的能夠保護我們。

所以我們像保護自己名聲形象信譽一樣,保護著這個群體。就像在學校之間流傳的這樣一句話:“母校是你允許自己罵,而不允許別人罵的地方。”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朋友漸漸的離我們遠去。而剩下的朋友,大多三觀思想都和我們差不多,是同一類型的人。

成年之後,人們會更加現實,那些與自己利益不符合的朋友通常也會被排斥在外。

當你初次認識一個人時,在加微信時,發現他的微信名與你差不多。

你會與他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更容易把他歸類為與自己相同的團體成員,並且彼此對雙方都會產生一定的好感——這是因為人們認為他們是一類人。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這也是因為同在異鄉的人,若是碰見老鄉,便顯得格外親切。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更喜歡和自己相關的人與事物,這與相似相容原理息息相關。

如果在群體中,有人與你穿著顏色一樣的衣服或同都戴著一樣的眼鏡,你會對他的感覺更好。就是因為我們從他人身上看到瞭自己的影子從而肯定自己。

另外,有心理學實驗研究顯示,在與熟悉的人相處時,人們會獲得更多的舒適感。兩個人之間越熟悉,所產生的誤會也會越少。

曝光效應也說明瞭,隻要一件事物在你眼前多次出現,人們會傾向於給他們正面的評價,這就是廣告學的原理。

所以即使一個人的微信名字讓你提不起興趣,在他多次與你聊天之後,如果你對這個人感覺還不錯,會更大概率認為他的微信名也挺好。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

對我們進行的社會信息加工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它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很多人會擔心自己的刻板印象是否會誤會他人,從而真正的錯過瞭和自己合適的人。

而實際上,刻板印象可以快速的幫我們篩選出和我們相近的人,更多地為我們節省瞭時間,與他人交往。

但同時,我們並不能完全相信刻板印象,在你意識到自己具有刻板印象時,就應該獨立思考,留出一定的反思空間。

刻板印象也具有積極的一面,如果它完全消失,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便會更費時費力。

並且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植發能動性將刻板印象所帶來的消極影響降到最低。

隻要我們多與世界交流,不斷提升自己的眼界,開拓自己的思維空間。

隻要你接受范圍越來越廣,刻板印象的影響便會減少。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