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處事潛規則:別高估感情,別考驗關系

大傢好,我是小靈。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讀書時,我們隻能在古詩中感覺到詩人對好友離別的不舍與懷念,但那時候的我們總以為身邊的朋友可以長長久久。

小靈還記得在讀初中的時候,我們幾個關系好的夥伴還曾一起暢想過要上同一所高中同一所大學,往後餘生一直一起。

可直到長大後,經歷過朋友的離別與感傷,再回頭,才發現詩句中的離別並非瀟灑,而是對很多漸行漸遠關系的妥協與感傷。

我們總以為,人生的離別都是有聲音的,也許是在道別之後,也許是在唱歌喝酒之後,也許是在成傢立業之後。但其實,生活中很多離別都是悄無聲息地,甚至沒來得及說一聲“再見”,就已散落在天涯。

再回頭,偌大的世界,放眼望去,不見故人,隻剩下若隱若現的足跡。

有人說所謂的成長就是一段走得越來越孤獨的旅程。每個人成長的速度不同,所走的道路自然也不會相同。

知乎上有個問題:“朋友為什麼會漸行漸遠?”

有人說是因為三觀不合,有人說是因為距離太遠,有人說是因為生活太忙。

其實歸根究底是因為每一個人成長的速度不同,彼此生活的圈子發生瞭變化。

就像在高中時的好朋友,有人考上瞭藝術學校,有人考上瞭211、985、有人隻考上瞭專科,還有的人早早步入社會為瞭生活。

雖然曾經的感情還在,雖然偶爾也會聚會,但終究已不是一路人,再見面隻能回首往事,絲毫融不進別人的生活圈。

電影《一句頂一萬句》裡說:“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成長速度的不同必然會使兩人的感情分離,共同話題越來越少,這事很感傷但也是必然。

人生就像一場長跑,在路上會遇到一些人,一起欣賞美好的風景,但如果彼此速度不同,總有人會被落下,從而漸行漸遠。

你不得不承認,有些感情隻是你以為很好罷瞭。

朋友之間最難的是坦白,有些朋友我們已經認識瞭好多年,你以為你們感情好到可以穿一條褲子,但很多時候你以為也隻是你以為罷瞭。

曾經有一名非常出名的哈佛學者,他總認為他在傢裡非常有地位,傢庭聚會每次也必須有他才行。有一天他突發其想,如果我躲到櫃子裡讓他們找不到我,然後我再出來給他們一個驚喜不是更好嗎,於是在傢庭聚會在那天,他早早地來到瞭餐廳躲在瞭餐廳的櫃子裡面,可意外發生瞭,來吃飯的傢庭成員直到聚會結束離開都沒有發現他,最後他隻能灰溜溜得出來吃一些殘羹剩飯。

很多自以為的好朋友,其實隻是經不起考驗的假交情。

很多時候,我們都高估瞭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

那些漸行漸遠的朋友,也許離別都是早有預謀,也有可能別人根本沒有把你當成真正的朋友。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系,不要對任何關系有所期待,人生就是這樣,你若沒有期待,往後處處看到的都是風景。

其實成年人最好的感情莫過於親疏隨緣,愛恨隨意。

梁實秋先生在 《送行》中寫道: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風雨無阻我也去接你

不管對待哪一種感情,我們能做的都隻有很開心你能來,但也不遺憾你會離開。

對待感情真城相待,但也保證自已的底線,不給他人造成麻煩,不把自已的尊嚴埋入塵土。

那些一直陪伴著你的人,請好好珍惜,那些已經離開瞭的人,我們給予祝福。

餘生,做好自己,親疏隨緣,愛恨隨意。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