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同樣30年工齡,一個養老金5000,一個隻有2700,原因何在?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兩個老人同樣工作30年,工齡也是30年,但到銀行領養老金的時候,卻發現養老金水平差距很大,就像朋友的父親和母親一樣,同樣的工齡,父親養老金5000多,母親隻有2800元,到底怎麼回事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一,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養老金水平的因素主要有3個:

01,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高低

現在企業一般執行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會在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60%—300%之間,每個單位的繳費基數差異比較大,像一般事業單位、國企等比較大的企業,會按照實際工資數額來繳費,一般都會高出社會平均工資水平,但像很多私企,就會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繳費,這樣一來,繳費基數就很低瞭。

如果同樣30年工齡,一個人的繳費基數是6000,而另一個人的繳費基數隻有3000,那差距就會很大,單從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來看,一個6000×8%×12×30=151200元,而另一個隻有3000×8%×12×30=86400元,相差將近一倍,退休後領養老金差距當然會很大瞭!

02,繳費年限的多少

養老金遵循長繳多得的原則,在繳費基數相同的情況下,繳費年限越多,退休後領到的養老金也會更多。

舉例說明一下:

在濟南,老王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為5000元,工齡為30年,退休後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為5000×8%×12×30=144000元。

同樣在濟南,老李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也是5000元,工齡隻有15年,退休後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為5000×8%×12×15=72000元。

如果同樣是60歲退休,那麼老王個人賬戶每月能領的錢就是144000÷139=1035元,老李能領72000÷139=517元。

同樣基礎養老金發放的金額差距也會少一半,因此最後發的錢也就差距很多瞭!

03,本地區上年度的平均工資水平

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礎養老金=本地區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2×繳費年限×1%。

從公式來看,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平均工資水平高的地區,養老金水平也會高。

再舉個例子:

老王在北京,繳費基數為5000,繳費年限為30年,繳費指數為1,北京地區的去年平均工資水平為7000元。

基礎養老金=7000×(1+1)/2*30*0.01=2100元

老李在西藏,同樣繳費基數為5000,繳費年限30年,繳費指數為1,而西藏的去年平均工資為4000元。

老李的基礎養老金=4000×(1+1)/2*30*0.01=1200元。

老李和老王同樣60歲退休的話,因為北京地區的平均工資水平高,因此老王的養老金要高於老李!

二,綜上

決定養老金水平的因素除瞭工齡之外,還有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本地區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因此想要享受高額的養老金,第一,不僅要繳費時間夠長,而且繳費的金額還要夠高,越高越好;

第二,在社會平均工資高的地區繳費,基本都是大城市,退休後能領到更多的養老金!

我是@隻談一二,如果有更多財經和社保問題歡迎留言討論!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