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隻有少數人認為自己富有?其實你並沒有那麼窮

上海

現今的中國早已成為瞭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的許多城市更是燈紅酒綠,熱鬧非凡。在狂熱的經濟發展節奏中,許多城市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瞭發達國傢的水平,超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熠熠生輝。

但縱然我們所在的城市經濟實力強盛,甚至各大財經報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十分高昂,但為什麼我們依然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困難呢?

GDP統計結論不客觀

一直以來,統計我國人均生產總值的數據走高,國富民強之風日漸盛行,一連串的數字振奮人心,但在熱鬧的背後,卻是充滿虛幻的泡沫。

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99.1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1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1萬元。按照該年的經濟發展數據,看似不需要等到2020年,我國的脫貧攻堅項目就可以全面收官,但其實不然。

2019年雖然各項經濟數據都很樂觀,但這一年也是脫貧攻堅戰最艱難的一年,這說明:就算是大體的總數據好看,卻依然還有很多貧困的人。這一諷刺的現實意義無不讓人心生疑問:為什麼GDP統計數據不能作準呢?

首先,人均生產總值的計算基礎,是我國的14億國民,這意味著”平均值”的分母很大,得數的大小會下降,所以實際上每人一年可支配3萬塊錢是不夠用的,所以就算數值就擺在這裡,我們的幸福感依然不強。

其次,平均值早已不能作為反應整體水平的數據,原因在於,它很大程度上受到極端數據的影響。世界有名的中國富豪馬雲、王健林、雷軍等人,都這十四億分之一,極端富有的他們,成為瞭提高平均分的”主力軍”。

同樣的,中國實際上還有很多生活在貧困村,朝不保夕的貧苦百姓,他們卻成為瞭”拉低平均值”的另一份力量。如此看來,最客觀反映我國經濟形勢的數據,不應該是GDP。

最後,不論再客觀的數字,都與實際生活不符,如果馬雲隻有3.1萬元,那麼阿裡巴巴不復存在,如果3.1萬元真的落實到每個人的手中,那就不會有吃不飽的痛苦存在。

一言以概之,無論GDP的數字多麼漂亮,始終落實不到每一個人手中,這才是我們一直感覺很窮的根本原因。

生活成本高

回歸現實,金錢貫穿著我們生活的所有。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用GDP總值來衡量無可厚非,但城市的”評級”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諸如北上廣深等超一線、一線城市,除瞭優美便捷的城市生活環境,更有支出高昂的生活剛需,”一線城市物價高飛”早已成為人盡皆知的秘密。

深圳

以深圳為例,光是生活在一傢合租的單間裡,一個月1500元,一年就是18000元;解決瞭住的問題,再到”吃喝”的問題,以最少的數字來算,早餐一頓5元左右,午餐晚餐總價40元左右,一天45元,一年16425元,光是”食”和”住”兩項就花費瞭三萬四千多塊錢,當中還沒包括通勤路費和日常的鞋服購買。

生活成本之高,高於青天。在高昂的生活成本面前,三萬塊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又算什麼?不夠錢花,覺得很窮,才是常態!也許有人會說,一線城市生活成本才高,在我們這些小城市,三萬塊錢就已經夠夠的瞭!但試問,你在小城市中,能輕易拿得到三萬塊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我國的,”分蛋糕”經濟體之下,多大的刀就決定瞭你能切到多大塊蛋糕。許多人羨慕富有經濟活力的大城市,羨慕高額的收入,卻不曾想他人的生活壓力是小城市的幾十倍,對於這種”入不敷出”的生活狀態,不論GDP數值多好看,都無法改變我們生活中時刻刺痛的”窮”。

“友情悖論”的人性驅使

其實,對於人類的”貧窮之感”,早已有許多不同領域的心理與經濟學者去研究當中的原因,無不得出瞭一個統一的“友情悖論”。

友情悖論——成為一個樂觀開朗的交際專傢的好友,我們便會覺得自己的人脈不如對方,或者說,我們的交際圈不如他,如此一來就會通過對比,自然而然地產生瞭一個心理落差。對於貧富的對比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與胡潤富豪榜的任一位成員對比,我們鐵定貧窮落敗。

哈佛大學經濟學院曾有一項統計報告指出:在瑞典最富有的那10%傢庭中,他們普遍認為自己隻比整個國傢的50%-60%的人富有。

換句話說,他們普遍低估瞭自身的收入與經濟水平;反觀瑞典那20%的貧窮傢庭,他們會認為普羅大眾也是如此,自己也並沒有那麼差,甚至能夠超越50%的傢庭。

瑞典首富

可見,貧窮與富有的對比,沒有絕對,始終處於一個動態之中。喜愛對比,是人類的天性,但在對比之中選擇的對象十分重要,因為我們得出的結論會全方位地影響我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實際上,在一線城市中打拼的我們,很大程度上都存在”低估自身收入”的狀態,在世界上,鮮少有人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很富有”,除非是自卑變自大,或者是精神狀態出現障礙的”偏激人群”。所以,我們覺得自己窮,真的是一個常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更應該慶幸自己常常覺得自己”窮”,因為那代表著我還有一顆願意去奮鬥和努力的心。在發展飛速的社會中,缺少鞭策的馬兒就會跑不快,在”疆場”中,窮成為瞭鼓舞我們前進的力量,隻有不斷地努力,才能讓我們收獲更多的財富和成功,這不是淺顯意義上的一串存款數字,更是受用一生的人生價值。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