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縮量等待下一個回暖周期

今年因為在新冠疫情的籠罩下,全球的全球資本市場的表現為跌宕起伏,暴漲暴跌。我記得上證指數在2月3日開盤暴跌7.72%、恒生指數單周下跌10%、納斯達克指數單月下跌超30%。

隨著3月的到來,疫情的影響和各國的抗疫工作逐漸常態化,各國開始刺激經濟,開啟降息放水周期。比如美國在疫情中受到的沖擊較大,其通過貨幣手段拯救經濟力度也最為巨大。三個月時間就動輒數萬億資金的投放。國內上半年也是一樣的,為瞭刺激經濟復蘇,也是不斷的往市場註入流動性。也就是各國央行為瞭拯救經濟,大批量印鈔投向企業,其中相當一部分資金,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到金融市場,這些資金會更願意抱團在一些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業績穩定的比如醫藥,食品飲料等板塊上。

所以我們看到行情進入二季度後,國內創業板指數大漲超30%創下四年新高;美國雖然疫情控制得不好,經濟復蘇得也不怎麼樣,納斯達克指數大漲超30%,突破萬點,創下歷史新高。

所以,上半年的行情主要不是基本面推動的,而是由於國內外的疫情,導致放水,流動性大增引發的行情,直接的表現就是部分抱團資產估值的提升。

當然,靠放水刺激經濟不可能持續下去,所以,過度貨幣寬松的結果隻能是資產泡沫吹大,以及通貨膨脹的上升。國內由於抗疫工作取得比較好的結果,可以看到PMI從5月以來一直在穩步上升,經濟復蘇進程明顯,730會議落地後,壓制瞭市場對於下半年貨幣政策繼續大幅寬松的預期。另外,隨著秋季的來臨,美國大選、新冠疫情為行情埋下瞭不確定的種子。美股再迎來暴跌模式, A股經歷瞭7月初的大漲,行情進入弱勢震蕩階段,創業板指數在9月初下跌破位,前期的熱門題材板塊,如半導體、科技、醫藥醫療紛紛深度調整。

再加上近期A股外資做多力度也在明顯減弱,連續三天流出的規模已高達200億。

市場縮量,並不意味著市場缺錢,科創板ETF申購是有多火爆,大傢都感受到瞭的。對於下一個回暖周期,或許要等到這一批具有大抽血效應的新股成功過會上市後才會出現。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