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3傢銀行即使虧損也不會倒閉,“它們”是靠什麼撐下來的?

銀行對於國傢而言是調控經濟的重要助手,起到瞭支撐和促進的作用,對於個人而言銀行的主要作用就是存錢、理財和貸款,所以銀行不管是對國傢還是對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產業,經濟越是發達,銀行等金融性產業也越是繁榮。

在中國如果談到銀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工商、建設、農業、中國銀行、交通、郵政這“六大行”,這六大行的實力最強,使用的人數也是最多的。如果對銀行瞭解得更深刻一點的話,那麼除瞭這6大國有銀行之外,中國還有12傢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商行、信用社、外資銀行、合資銀行等各種各樣的銀行,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底,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數量已經達到瞭4588傢。

如果有關註過銀行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就知道,銀行屬於是“暴利”行業,以工商銀行為例,2019年凈利潤達到瞭3134億,折算下來每天凈賺8.5億人民幣,在所有上市的企業中,銀行業的利潤率也是最高的。雖然銀行業很“暴利”,也很賺錢,但是如果經營不善的話,也還是會出現虧損,甚至倒閉的,比如上個月剛宣佈倒閉破產的包商銀行,就是因為經營不善,不良貸款率過高,導致資不抵債,宣佈破產,所以在中國即使是銀行隻要虧損率過高,也還是會倒閉破產的。

但是在中國卻有3傢銀行,即使常年虧損也不會倒閉,那“它們”是如何支撐下來的呢?這三傢銀行分別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傢開發銀行,相信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中國有這三傢銀行的存在,因為在街上幾乎是看不到這些銀行的網點,這三傢銀行也不可以辦理個人存款業務,那這三傢銀行是怎麼賺錢的呢?

這三傢銀行並不是以賺錢為目的的,這在很多人看來覺得不可思議,但是事實,這三傢銀行屬於是政策性銀行,專門為貫徹、配合國傢制定的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國傢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比如中國進出口銀行光從名字我們也能知道主要是針對進出口貿易業務的,截止到2015年末,中國進出口銀行在“一帶一路”上給沿線國傢貸款的金額已經超過瞭5200億人民幣,貸款的項目高達1000多個,主要包括電力、公路、鐵路、通信等多個領域。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可能會一部分誤認為是農業銀行,其實他們是兩傢不同的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主要承擔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代理財政支農資金的撥付,包括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利建設貸款、農村土地流轉等各種“三農”業務。而國傢開發銀行主要股東則是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臺有限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從這就能看出來其功能主要針對的是國傢各種投資。

這三傢政策性銀行都是有針對性的目的才成立的,它們的資金來源並不是靠儲戶,而是國傢,也因為不以盈利為目的,所以不良貸款率也很高,根據數據顯示,農業發展銀行給河南某縣的貸款中,貸款逾期率達39%,國傢開發銀行給水運行業的政策性貸款中,逾期率高達50%以上,但是即使逾期率高,導致“虧本”,這些銀行背靠國傢也不可能倒閉,因為他們是國傢調整和執行經濟金融政策的工具之一,這也是它們為何能夠撐下來的理由。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