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材股全線熄火 北上資金流出163億! A股大跌近4%後 市場何去何從?

盤面上,A股低開低走。回顧早盤,指數還曾在3300點一帶有過掙紮,但臨近午盤時,上證指數加速下跌。

午後,這一情況未能逆轉。截止收盤時,兩市飄紅個股不足300隻,近百股跌停。

最終,上證指數下跌3.86%,失守3200點整數關口,收報3196.77點;深成指下跌5.31%,收報12935.70點;創業板指下跌6.14%,收報2627.84點。

1

題材股全線熄火

兩市的下跌使得兩市題材全線熄火。

具體來看,證券、免稅、半導體、醫藥醫療等前期強勢板塊全線重挫。

其中,證券板塊(含概念股)超40隻個股跌幅超過5%。免稅板塊中,中國中免(601888,診股)被打至跌停板。

雖然盤中有軍工股逆勢拉升,但也沒撐住,在尾盤也集體跳水補跌。

重要公司洪都航空(600316,診股)、中航沈飛(600760,診股)、中船防務(600685,診股)、中國船舶(600150,診股)等全線下挫。

在上述題材股中,中國中免的情況尤為值得關註。

作為北向資金的前十大重倉股,雖然前幾日其股價仍屢創新高,但已經遭北向資金的持續減持。

數據顯示,自6月24日至7月23日,北向資金一個月內減持中國中免逾2500萬股,持股數量降幅超過10%,其對中國中免的持股比例也下降瞭1.29個百分點。

從近期公佈的交易數據來看,部分遊資席位成為中國中免的接盤方。

中國中免7月7日公佈的一張龍虎榜榜單顯示,國信證券(002736,診股)上海北京東路營業部、華泰證券(601688,診股)公司總部、東方證券(600958,診股)上海楊浦區安波路營業部等多傢營業部席位現身買入榜單。

而滬股通席位在當日買入12.61億元,並賣出19.39億元;其餘賣出席位均為機構專用。

因此,市場人士認為,中國中免的資金流出值得警惕。

2

北上資金流出163億

下跌中,北上資金也加速流出。

數據顯示,繼本周四北上資金凈流出36.54億之後,周五北上資金繼續大幅流出,凈賣出163.57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93億元。

具體來看,貴州茅臺(600519,診股)凈賣出18.09億,寧德時代(300750,診股)凈賣出8.87億,格力電器(000651,診股)凈賣出7.78億,恒瑞醫藥(600276,診股)凈賣出5.88億。

另據數據寶顯示,今日(7月24日),機構資金整體凈流出近百億,券商、白酒板塊凈流出額居前,東方財富(300059,診股)、光大證券(601788,診股)、中信證券(600030,診股)、五糧液(000858,診股)等凈流出額幾乎均超過5億。

作為白酒股的龍頭,貴州茅臺此前不斷創出新高,7月9日股價擊穿1600元關口,並連續4個交易日站上1700元。

但周五貴州茅臺(600519)跌超近5%,報收1595.3元,跌破1600元。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此次白酒股大跌是7月16日白酒股大跌的延續。

7月15日晚間,《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平臺《學習小組》發表文章《變味的茅臺,誰在買單?》,文中以一個人一周之內坐幾十次飛機為引子,探討黃牛頻繁往返各地購入茅臺的現象,實則劍指茅臺背後不為人知的利益鏈關系。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認為,從6月份開始,北向資金的配置行為發生瞭明顯變化,流入資金經歷瞭“消費—科技—周期”的快速輪動後,隨著股價的不斷抬升,北向資金流出也無可厚非。

“但短期來看,投資者不必過度緊張北向資金的大進大出,畢竟交易型資金主導是決定近期北向流動節奏和風格漂移的主要原因,長期趨勢才是影響A股的關鍵。”張啟堯認為。

3

後市何去何從?

對於周五的市場下跌,綜合分析師的看法,發現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隔夜外圍市場出現明顯下跌,失業率上升加劇瞭市場對經濟的擔憂,納斯達克指數跌幅超過2%。

二是科創板解禁後出現首批減持,7月23日收盤後先後有9傢科創板公司發佈減持公告,受此影響周五科創50指數大幅下跌。

但分析師認為,這種 “突發”事件可能會對短期市場行情造成一定的擾動,但是並不會改變市場中長期向好的趨勢。

中期來看,市場將步入業績驗證期,有真實業績支撐的企業可能享受業績、估值雙驅動。

券商分析師認為,回顧2020年上半年,市場上漲主要得益於經濟修復、疫情得到控制、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帶來的估值提升;而下半年,市場則將步入業績驗證期。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之間的分化可能會加劇:那些真正有業績的公司可能會享受業績、估值的雙驅動;而那些業績沒有驗證的企業,資金的關註度會逐漸降低。

長期來看,國內經濟結構轉型成果初現,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疊加資本市場改革加速,A股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並沒有改變。

國盛證券則認為,在“後疫情時代”,當前國內經濟已經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海外主要經濟體也有望在下半年就能修復至準常態水平,從而帶動內外部需求回升。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整體有望得到修復,疊加逆周期調節政策仍然會發力,各個類別的成長股都有不錯的投資機會:

一是,科技、醫藥等領域的成長股代表長期發展方向,具備較大的長期成長空間,雖然前期的結構性行情對於部分企業成長性有一定的透支,但是仍然有很多質地不錯的企業仍然處於相對較低的位置,具備較強的投資價值。

二是,隨著經濟加快復蘇,消費、周期類別裡同樣有相當一部份優質企業通過規模擴張、優秀的管理、或者獨特的經營模式獲取更大的成長空間,在現階段的市場裡性價比凸顯。

整體來看,國盛證券認為,下跌沖擊都是短期的,市場不存在系統性風險。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