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糧油:國慶中秋雙節第三天 小麥玉米價格持續上漲

今天是國慶中秋雙節放假第三天,但對於糧食收購市場而言,這三天因為糧價的持續上漲,市場氛圍並未因假期而降溫。

根據監測,今日國內主產區小麥玉米價格雙雙上漲,其中河北金沙河面業小麥收購價格漲5厘,沙河1.23元,南和1.229元;河北大名五得利漲5厘,普麥1.23元;河南思豐面業漲5厘,普麥流量稱1.205元。

而在玉米市場,黑龍江肇東成福漲1分,30水0.8403元;黑龍江青岡龍鳳漲5厘,14水1.05元,30水0.848元;吉林白城梅花後天開收,二等25水0.923元,30水0.847元;錦州港15水烘幹新糧1.18元,30水潮糧0.915元;河北祥龍實業落1分,執行1.19元;山東肥城福寬漲5厘,執行1.155元。

最為值得關註的是,截至目前為止,市場看漲氛圍濃厚!

其實,對於小麥而言,目前集中收購期已經結束,市場糧源數量開始大幅下降,加上保管、收購資金利息以及水分雜質的提升等因素,價格上行是大趨勢,特別是在優質小麥市場方面,供應緊張的局面還在持續。

最新消息顯示,就在本次放假前夕,寧夏塞北雪面粉有限公司剛剛進口瞭2500噸澳大利亞小麥,價值700餘萬元,核算一下,一噸小麥的進口價格達到1.4元/斤。

與進口小麥價格相比,國內優質小麥顯然還有上漲空間——當然,前提是我們搞瞭這麼多年的優質糧工程確實能滿足用糧企業的需求,據數據顯示,自2017年優質糧食工程啟動實施以來,累計總投入超過815億元!

說完小麥我們再說玉米,今年玉米行情就是一個漲字:臨儲玉米消耗完畢,鐮刀灣地區玉米種植面積調減,加上大力提倡燃料乙醇等因素,都顯示瞭未來玉米供應能力的不足。

據來自行業監測到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我國已經訂購瞭美國新季玉米1000萬噸,且整個采購過程目前僅僅是個開端,後期采購還在進行中——美國玉米上市時間與我國大致相同。

不過,就短期玉米市場來看,也並未緊張的一塌糊塗,相反在各種因素下,近兩個月可能是國內玉米供應最為充足的時間。

首先是前期拍賣的臨儲和一次性儲備大約有3000萬噸要在最近一個月出庫;其次市場已經得到消息,2000萬噸稻谷與1000萬噸小麥已啟動定向拍賣,底價隻有1300元/噸;第三就是新糧上市,2.5億噸;第四還有量雖不大,但足以影響市場的玉米及其替代品的進口。

所以,玉米長期看漲——這種背景下,看漲看跌都有理由,但看漲顯然更受市場歡迎。

至於糧食市場為何會鬧成當前地步,資源短缺是根本原因,但也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因素在激化這種供需矛盾。

首先調整種植結構,部分地區實施休耕輪作,體現的國傢在糧食作物多樣化以及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方面所做的最大努力——盡管造成階段性緊張,但這種調整是必須的,而且早調整比晚調整好。

其次是多年臨儲收購帶來的負面壓力。在農民看來,國傢收購越多越好,但實際上面對著上億噸的糧食存在庫裡變成“老爺糧”才是對糧食安全的最大考驗。為此,國傢不得不在2016年實施去庫存,鼓勵多方面消耗庫存,但也由此帶來“機器與人爭糧”的副作用。

最後就是在高糧價與低糧價之間的搖擺讓市場陷入選擇陷阱。高糧價對應的是品質,低糧價對應的是數量,但在我國糧食狀況而言,糧價說低不低,說高不高,最終導致的結果是:與進口糧食相比,低價的拼不過人傢的數量,高價的拼不過人傢的質量,沒有任何市場競爭優勢,導致即希望進口補充缺口,但又怕進口多瞭擠占國產的市場。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國產大豆,壓榨市場沒收住,國產的出口市場也丟的差不多瞭。

另外,還有大米市場,目前我國稻谷庫存高達1.4億噸左右(不含中央儲備以及其他地方儲備、商業性庫存等),但當前我國大米價格與國際市場相比,卻遠遠高於國際市場,但在出口的品質方面卻又難敵國外同價位的高端大米,這就讓我國的大米市場陷入瞭一個尷尬的境地:一邊是高端大米源源不斷的進口,一邊是低端大米年年進國傢糧庫。

這也是為何這幾年國傢開始花大力氣開展優質糧工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後,據來自市場的最新消息顯示,目前遼寧玉米陸續進入適宜收獲期,10月上中旬,水稻陸續進入適宜收獲期。

這表明,秋糧正式大批量上市的時間已經來臨瞭。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