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慈善機構,弱者的港灣,“仁愛之傢”和“垂死之傢”

在衡量一個國傢的時候,除瞭要看它的領土有多大,GDP有多高,軍事實力有多強,還要看一看這個國傢怎樣對待它的基層人民。雖然落後我國很多,但印度畢竟是GDP在全球排第五第六的經濟大國,畢竟是人口13億直逼我國的人口大國,畢竟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擁有航空母艦的軍事大國(雖然他們的航母還在趴窩),那麼在這個大國裡,對待弱者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小音今天就帶大傢去位於印度西部的印度曾經的首都加爾各答,去瞧瞧那裡的兩個慈善機構“仁愛之傢”和“垂死之傢”,去看看弱者在這座都市裡受到瞭怎樣的照顧吧。

1.特蕾莎修女

要說這兩個慈善機構,就不得不提到特蕾莎修女,正是這位偉大的女人在加爾各答這座城市裡創建瞭完善的慈善救濟體系。特蕾莎修女,這位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瞭印度的虔誠天主教信徒,實際上並不是印度人,她生於奧斯曼帝國的科索沃省(也就是現在的科索沃),在一個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傢裡,特蕾莎卻皈依瞭被視作異教的天主教。修女十八歲時就來到瞭印度傳教,並在一所學校裡擔任地理老師。此後她就把自己的生命獻給瞭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們。

1947年,加爾各答發生瞭大規模疫病,麻風肆虐的加爾各答城中受苦的總歸是什麼也沒有的窮人和流浪者。於是在這一年,特蕾莎就建立瞭“仁愛教會”,下設照顧老人的“老人之傢”,照顧垂死者的“垂死之傢”和照顧兒童的“兒童之傢”。如今,特蕾莎修女早已撒手人寰,但她留下的仁愛之傢卻已發展壯大,如今是一個擁有四億多美元資產和近萬名正式成員的龐大組織,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而她最開始活動的加爾各答,則仍然是全世界仁愛之傢的根。

2.仁愛之傢

位於加爾各答的仁愛之傢並不是一個收容弱者的功能性機構,它更像是整個加爾各答慈善系統的總部,是用來辦公和統籌調配的地方,而仁愛之傢的志願者們通常也是先到這裡集合,然後再根據安排各自領任務去各個機構裡進行義務工作。這裡除瞭是慈善機構的辦公室外,同時還是一座紀念特蕾莎修女的紀念館。

仁愛之傢位於一個相當狹小的小巷子裡,旁邊就是貧民住的破爛小房子,而作為總部的仁愛之傢在這塊地方裡一點也不顯眼,一樣的促狹,一樣的落魄,隻是墻體雪白,還掛著特蕾莎修女身軀佝僂的畫像。畫像上,在修女皺成一團的臉後,是一圈聖光,這位修女就像是聖母一樣,為加爾各答帶來瞭光明。仁愛之傢內部是一個相當小的小院子,除去辦公用的房間外,剩下的部分就是有關於特蕾莎修女的生平事跡展。院子裡並沒有留下多少修女生前用過的物品,隻有黑白的照片和密密麻麻的文字。院子裡一個狹小的房間就是特蕾莎修女居住瞭四十年的地方,和其他同時期印度大人物們的住宅(包括看起來簡樸的甘地、富豪泰戈爾等),這裡實在是堪稱落魄。特蕾莎修女最終沒有讓自己的遺體落葉歸根,為印度奉獻瞭一生的她最終將自己留在瞭加爾各答。院子裡就有特蕾莎修女的棺槨,棺前一隻蠟燭默默地燃燒著,照亮她前往天國的道路。

仁愛之傢的工作人員看見外國的遊客還是相當熱情的,會用一嘴蹩腳的咖喱味英語像你盡力地介紹特蕾莎修女其人和她的理念,並邀請你加入他們的義務活動。外國人隻要會使用英語交流就可以申請參加一天的仁愛之傢義務活動,和某些商業化瞭的,需要交納義工費或者隻是拍拍照做做樣子的志願活動不同,仁愛之傢的義務活動相當的純粹,隻是用你的雙手和心去幫助別人而已。

3、垂死之傢

垂死之傢是仁愛之傢在加爾各答建立的完善的慈善系統中重要的一環,其主要工作就是照顧那些已經病入膏肓的將死的老人。和仁愛之傢一樣,垂死之傢也位於一個不知名的小巷的不知名的角落,不過墻壁依舊雪白,墻上也掛著特蕾莎修女的畫像,一些洗幹凈的床單在風中輕輕搖曳著。垂死之傢裡不能拍照,進入之後看見的是在狹小的房間裡一排排床位上睡著奄奄一息的老人,志願工作者在期間忙碌著。照顧垂死之人的任務無疑是艱巨的,這裡的志願者們幹的都是些臟活累活,幹得久一點的還時常要面對離別和死亡。但在這些自願前來幫忙的志願者臉上卻看不見任何的不情願,他們都是一副積極向上的樣子,陪在那些垂死的人的身邊,任憑痛苦的老人們用骨瘦如柴的手指牢牢抓住自己,認真傾聽老人們的抱怨、哀嚎亦或是懺悔。志願者臉上似乎閃著聖潔的光,他們都像是已在天堂的特蕾莎修女在這個世界的代言人。

一個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各種弱者,而在力所能及的時候為這些弱者伸出一雙友善的援助之手,也算是人性中光輝一面的顯現吧。那麼大傢對加爾各答的慈善機構又有些什麼樣的看法呢?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