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區塊鏈的“再中心化”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架構的設計原型是一個安全且高效的網絡。但監管的缺失,使得其變成瞭今日的無法之地。

“再中心化”就是針對此種情況所提出的新的構想,在不影響原有架構的情況下,由某機構進行信用背書,將運營納入監管。

一、平臺信用背書

例如USDT,是泰達公司(香港)發行,網站宣稱發行一枚USDT,其銀行戶頭就會有對應的一美元的資產。六年時間規模從零到目前的100億美元。雖然目前用戶還沒有權限查詢其銀行有無相關資產。

如果背後有國傢銀行或商業銀行來做信任背書,我想其規模隻會更大。而前幾天美國相關部門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放開瞭美國商業銀行對相關數字貨幣的參與限制。而之前的政策是相對的冷淡。

二、第三方信任擔保

如同阿裡當年推出支付寶來提供第三方支付提供信任支持,並對賣傢,買傢、物流的交易活動進行監管,雖然各種刷單、售假等情況從未斷絕,從體驗上說,淘寶是大眾能接受甚至相對滿意的網絡交易平臺。

Trusple將是這方面的先行者,雖然B2B面對的都是有限責任,而每個國傢的政策又是不同,對相關風險的控制和參與者行為的監管,成為該區塊鏈平臺能否成功的關鍵。

三、交叉授信

金融的核心就是銀行信用,所以去中心化的金融是不存在的,本質上DeFi是一個多方授信的合約,雖然目前發展遇到瓶頸,但發展的方向性上無疑是得到市場廣泛認可的。

區塊鏈的效率和安全性使得它的發展不會停滯。從下往上看,是在哪些范圍內“去中心化”,從上往下看,是需要多大體量的機構來做為“中心”進行“信用”背書和監管。對此目前世界還處於摸索階段,但可以感覺到加速發展的趨勢。但個人覺得世界發展的不平衡,再加上人的多樣性,或許再中心化才是正解。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