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海爾並肩,今股價下跌464億,這傢國產巨頭靠賣樓套現自保

有句話說:”物競天擇”。這其實不僅僅體現在動物的進化中,也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見證一些企業的起起落落。

對於很多人來說,人生中不可能不會遇到出乎自己預料之外的事,有些或許抓住就能麻雀變鳳凰,徹底成為與之前不一樣的自己,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從天堂跌下地獄,從輝煌一步步看著它走向沒落。

這是常事,但也不得不讓人感嘆世事無常。這一次,走向下坡路的是曾經與海爾並肩,如今股價下跌464億,從前的電器巨頭隻能靠著賣樓套現自保,這其中的心酸不為人知。

海爾公司大傢都知道,是目前全球跨國公司之一,在今年6月30日還進入瞭全球最具價值的品牌100強,從1984年開始創立到現在依舊緊跟著時代的潮流不但在自己的電商行業做的很好,還打造瞭物聯網與產品的結合模式,可以說海爾是國內電器中的領先者。

那麼曾經和海爾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到底是哪傢電器巨頭呢?

它就是長虹電器。在90年代,長虹電器生產的彩電可以說是讓普通人望而卻步的,想想那時候大傢一個月有多少工資,能買到長虹彩電,街道鄰裡都會拋出一道羨慕的眼光,可見它在當時的價格和地位。

不過雖然它的價格高,但依然在彩電這個行業中站到瞭領頭位置,幾乎壟斷當時的彩電電器。

根據2019年末的數據顯示:國內銷量榜前三的品牌中沒有長虹的身影,占據這三個位置的分別是小米、創維、海信,長虹已經從當初的首位跌到瞭第五的位置。

而長虹的股票更是一路下跌,從2008年的580億跌到現在的116億,直接下跌瞭464億,而長虹之所以會到現在這樣的境地和決策者的戰略方向離不開關系。

從長虹上市以來,就以神速顛覆瞭彩電行業,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但就是由於它的野心過大,但走的方向錯瞭,才使它一步步走向沒落,相比之下當初的海爾,憑借著對未來方向的正確的戰略規劃,使得它與現在的長虹有瞭天差地別的對比。

如今的海爾市值已經超越千億,長虹卻僅僅隻有百億,且這些年一直在跌,或許在之後也會跌下去,那麼它與海爾的距離也將越來越遠。對於長虹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不知道大傢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