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殺招!美國要沖著中國制造“十月驚奇”?

執筆/李小飛刀&削筆刀

最近一段時間,從華盛頓到全球情報部門,許多人在討論一個詞——“十月驚奇”。

一些共和黨資深人士私下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籌備選前“大招”,接下來這個月,中美關系很可能會有“大事情”發生。

最後的殺招

“十月驚奇(October Surprise)”,是美國的一個政治術語,指的是在11月初大選到來之前,兩黨往往會制造一些爆炸性的新聞,意在爭取選民支持。由於10月是選戰的最後沖刺時間,“十月驚奇”要麼會徹底改變整個選舉進程,要麼會強烈地強化不可避免的選舉結果。

1968年,時任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試圖在最後時刻促成越南和平協議的達成,以期幫助副總統休伯特·漢弗萊當選。而漢弗萊的競爭對手尼克松據信通過私下渠道鼓勵南越總統阮文紹不要參加和平談判。美國總統大選三天前,南越宣佈退出和平談判。隨後,尼克松戰勝漢弗萊,入主白宮。

到瞭1972年,正在爭取連任的尼克松對陣主打反戰議題的民主黨提名人喬治·麥戈文。10月26日,尼克松的國傢安全顧問基辛格突然對外宣佈越南“和平在即”,這令許多早已對越戰生厭的選民大感振奮。最終,尼克松以壓倒性的優勢勝選,而越南戰爭在2年多後才正式結束。

當然,跟2016年特朗普與希拉裡之間的選戰相比,以上前輩們的種種手段都算不上“驚奇”,或許也沒有誰比特朗普更懂什麼叫“十月驚奇”。

2016年那個10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裡親密助手阿貝丁的丈夫、前眾議員韋納被曝婚外情,其電腦中發現數千封希拉裡的公務郵件。10月28日,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在致國會的信中表示,他將就此對已經結束的希拉裡“郵件門”進行後續調查。

而同在這個10月,維基解密公開瞭希拉裡競選陣營負責人波蒂斯塔大量私密郵件,以及據稱是希拉裡在華爾街銀行傢內部宴會上收費22.5萬美元的講話。這一連串行動被民主黨認為最終導致希拉裡落敗。

當然,民主黨也沒有坐以待斃,當年10月7日,《華盛頓郵報》曝光一段拍攝於2005年的視頻,顯示特朗普與好友在前往演播室的大客車上吹噓怎麼勾引和猥褻有夫之婦。同時,有超過10名女子公開指責特朗普對其性騷擾,不過這些指責最終都沒有正式立案。

生與死的較量

跟2016年相比,從世界到美國都已經大不同,過去4年,美國的分裂和極化遠甚以往,《世界是平的》作者認為美國已經在第二次內戰邊緣。今年這個10月,註定前所未有。

首先是特朗普的選情告急,目前拜登在民調中以7個百分點領先特朗普,兩人最大差距曾拉開到15%以上,盡管經過2016年的大選,大傢對民調結果也是將信將疑,不過有民調機構的人向刀哥私下表示,經過上次大選,他們也吸取瞭教訓,調整瞭計算方法。

其次是這次選舉形勢的極端特殊性。換句話說,以往一切的含情脈脈都被撕破瞭,政治學教科書中有關美國民主政治描述的大部分都面臨顛覆。

英國《金融時報》最近發表文章《美國:風暴在前卻無力掉頭》,認為美國大選已經變得“腐臭”,美國人越來越將其視為一場你死我活的比賽。雙方都認為對方勝選會使遊戲規則變得對自己不利。再加上今年是逢十年份,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10年裡,美國各州中地方選舉的勝利者將有權重劃選區,使之對本黨有利。

文章認為,在可能爆發第二輪疫情的情況下,兩黨的基本盤都認為對方陣營準備靠“使詐”來“竊取”這場選舉。拜登已兩次發出警告,如果特朗普敗選後拒不承認失敗,美國軍方將“護送他離開白宮”。而特朗普一整年都在說這將是“我們國傢歷史上最腐敗的選舉”,他最近公開拒絕承諾接受大選結果。支持特朗普的媒體談論民主黨政變已是傢常便飯。

雙方知道對方在為暴力沖突做準備。民兵極端分子已出現在美國數十個城鎮。右翼武裝組織明顯數量更多,而且經驗更加豐富。而“左翼團體也開始行使第二修正案賦予他們的權利(持槍鬥爭)”。

文章預測,如果特朗普輸掉瞭普選,但像2016年一樣贏得瞭選舉人團投票,美國街頭的反應可能更加劇烈。如果特朗普以微弱優勢落敗,情況可能更加糟糕。特朗普一再暗示,他將帶領他的人走上街頭。

“圍華救票”

當然,真要鬧到火並街頭的地步,雙方都不好收場,還是盡可能利用最後一個月來爭取合法結果。很多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有可能通過主動發動戰爭或軍事沖突的方式,催發美國民眾的“聚旗效應”,達到提升選情的目標。

有沒有可能是一個或者多個跟中國有關的“十月驚奇”呢?

美國媒體POLITICO和清晨咨詢公司進行的一項聯合民調顯示,在經濟、醫保、新冠疫情、國傢安全、稅收、教育、環境、最高法院、移民、外交政策和中國這幾大選舉議題中,“中國議題”在選民心目中的重要性排在最末位。在近2000名受訪的註冊選民中,隻有35%的人認為中國議題對於他們的投票決定“非常重要”。相比而言,經濟、醫保和新冠疫情是最有決定性的大選議題,認為它們“非常重要”的受訪者比例均達到70%以上。

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特朗普和拜登的競選團隊都不太可能刻意制造與中國相關的“十月驚奇”來提振自身選情。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雖然中國議題本身對美國選民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但如今中國議題和其他更受關註的議題,比如新冠疫情和經濟交織在一起,這使得中國議題依然會在大選的最後階段不斷出現。由於特朗普在“應對中國”這一項的民調表現相對較好,所以即使選民認為中國議題不重要,特朗普還是會繼續在競選中強調中國議題,以利用這一優勢。

基辛格上月致電法國前駐美大使德拉特談及中美關系走向,德拉特認為,“十月驚奇”可能涉及南海軍事爭端,特朗普可能借此展示它與中國對抗的決心,若特朗普團隊自認為可精準掌握分寸,既制造出美中軍事沖突一觸即發的緊張態勢,又不失控,將有助於在投票箱開啟前為特朗普爭取到額外團結票。

還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即便中美隻發生短暫對峙,也可能被特朗普競選團隊利用,甚至把事態擴大化。

華盛頓戰略界評估,白宮有可能從幾個方面對中國發動“十月驚奇”。

一是臺海問題。近幾個月來,美國除頻繁派出軍機、軍艦前往臺灣海峽挑釁,還不斷聲稱要“抬升美臺關系”。有傳言稱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可能於近期訪問臺灣。美國戰略界認為,如果選情危急,特朗普政府有可能采取美艦訪臺或邀請臺灣領導人訪問華盛頓等冒險行動,主動挑起中美沖突。

二是南海問題。美國國務院近日發表聲明指責中國違背瞭無意在南沙群島搞軍事化的承諾,今年8月美國宣佈將參與南海島礁建設的24傢中國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國務卿蓬佩奧上周還在東盟外交會議上隔空喊話,挑撥東盟與中國的關系。

美國多次派出航母前往南海巡航、演習,近日還被媒體曝光參加演習的“死神”無人機相關人員制服臂章上印著中國地圖形狀的剪影。美國專傢認為,如果認為有必要,特朗普政府有可能命令美軍在南海制造中美軍事摩擦甚至沖突,以轉移民眾視線。

三是“間諜事件”。今年以來,特朗普政府多次出手,以從事間諜工作或危害美國國傢安全為借口,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起訴在美中國訪問學者。

此外,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還以竊取美國商業機密為名,拘捕和起訴多名美國科技人員。有跡象顯示,美國執法和外交部門的行動沒有停手的跡象,特朗普在“中國間諜事件”問題上采取更大規模行動的可能性很高。

四是新冠索賠。目前美國新冠病亡病例已超20萬例,大量民眾失業在傢,無法回歸正常生活,選民需要發泄情緒的出口。特朗普希望把民眾怨氣引向別處,他一直堅稱疫情要歸咎於中國。現在特朗普的競選綱領和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均已提出要對中國追責,特朗普可能在選前公佈追責具體計劃,如對華施加制裁或是索要巨額賠償,借此甩鍋。

五是繼續打貿易戰和科技戰,甚至宣佈退出與中國簽訂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特朗普認為,對華貿易戰和科技戰是自己的一大政績,也得到瞭鐵桿粉絲的擁護,為瞭鞏固這一基本盤,特朗普可能在投票日前再度在經貿領域向中國發難。美國之前對華為以及中芯國際放出的制裁風聲都已經落地,此前盛傳的全面禁止中概股上市以及對阿裡巴巴出手恐怕也是攢在手中待機而發的牌。

有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宣佈退出與中國簽訂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可能性也不小,一方面是因為放棄協議屬於政府單方面的職權范圍。對特朗普政府來說,至少先宣佈退出該協議,即使從技術上來講要等到大選之後才能真正退出,這在官僚系統上沒有很大的復雜性。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內部對於這份協議和對華總體路線本身就存在分歧。

特朗普還有可能宣佈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每年10月是美國財政部發佈半年度外國匯率評估報告的固定時間,雖然特朗普於今年1月取消瞭對中國匯率操縱國的認定,但不排除為瞭更多爭取更多選票出耳反耳。

六是宣佈中國操縱大選。美國情報機構近來頻頻放消息稱,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是主要幾個可能會謀求影響美國大選的國傢,其中中國對於美國大選的贏傢有自己的偏向,不希望特朗普連任,但至今沒有拿出任何證據。對特朗普團隊來說,這招最簡便有效,甚至不需要炮制完美證據,隻要有似是而非的故事,美國媒體會像看見骨頭的狗一樣,主動把這些故事演繹完整,從而挑動選民的民族主義情緒。而拜登方無法見招拆招,甚至會越描越黑,而中方可能也難以澄清。

盡管有傳統學者認為,與中國發生大規模沖突不符合美國的國傢利益,也不符合特朗普不卷入戰爭或軍事沖突的理念,美國政治體制也會起到關鍵制衡作用。

但特朗普的特殊性就在於他的非傳統性,把選民利益置於美國國傢利益之前,把支持自己的一小部分人利益置於全體選民之前,這樣的事例在特朗普過去4年的執政中屢見不鮮,其所有舉動都隻圍繞一個目的就是連任,所有的含情脈脈和惺惺作態都被打破瞭。

距離美國大選還剩不到七個星期的時間,對兩黨來說,七個星期簡直就是七光年,選情隨時有可能因為各種突發狀況而逆轉,特朗普隨時有可能上演最後的瘋狂。

圖片來自網絡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