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聯大“互懟”後,歐洲沒選擇支持美國,分析稱:三個原因

自美國現任總統執政後,中美之間的較量開始越來越多瞭,而且交鋒頻率越來越快,涉及到的領域也越來越多。為打斷中國發展步伐,阻止中國崛起,美國甚至想重來當年“冷戰”那一套,向全世界發“選擇題”,讓各國在中美之間二選一,以便建立一個針對中國的“反華聯盟”。但是,如今早不是冷戰時期瞭,很多國傢對這種做法很反感,甚至在原來喜歡發聲的領域,也刻意回避。

據《環球時報》9月28日報道,在最近舉行的第75屆聯大上,美國總統毫無根據猛批中國環保問題。對此,中方明確指出,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瞭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並發出令世界震驚的承諾:2030年前中國碳排放達到“峰值”,並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對中美在聯大“互懟”,一直以來喜歡在環保問題上高調發聲的歐洲媒體,此次竟然十分罕見地選擇瞭觀望。跟原來不同的是,他們沒有借題發揮,刻意回避支持其中一方,或是批評其中一方。分析認為,歐洲持這樣的態度,也是他不願在中美間站隊整體戰略的一個縮影,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在環保問題上,歐洲可以說對中美都不算特別滿意。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費國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每年產生的碳排放量占世界總排放量的1/4以上,近年來,中國一直在非常努力地落實減排工作,歐洲對此很認可,但也一直認為中國還能夠做得更好一些。對於美國,其退出《巴黎協定》已經令歐洲大為惱火瞭,更何況美國總統還時不時地攻擊歐洲。

二是歐洲不想在中美間選邊站隊。今年以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及其他政要多次訪問歐洲,許多國傢都被提出一個問題:選中國還是選美國?對此,歐洲國傢非常不爽。在北約框架下,他們被逼采購武器裝備隻能買美國的,防務費用得提高;在歐盟框架下,美國不時提出不對等貿易協議,想引進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也被美國從中作梗。

最為關鍵的是,歐盟不希望在中美之間二選一,他們更希望世界是一個多極世界,能夠聽到更多的聲音。在歐盟的計劃中,這個世界僅有中、美、俄是遠遠不夠的,最起碼他們希望成為第四極,形成中、美、俄、歐四方格局,這樣不論在經濟還是其他國際事務中,歐洲的聲音能夠得到重視,而不是讓美國代言。

三是美國自身影響力在下降。在抗擊疫情時,美國不但沒幫助到其他國傢,還在關鍵時候退出瞭世衛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美國根本不重視他國意見。比如當年退出伊核協議,相關各方都極力阻止,但美國堅持退出。事後,已經沒有資格的美國又想來管協議內的事,這令英國、德國和法國這些歐洲主要盟友都很憤怒,其威信越來越低。

綜合來看,歐洲在中美間選擇觀望,一是希望保持跟中國的合作,二是不想支持或是反感美國。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