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 全面數字化時代, 離技術遠的行業機會越大

[導讀]數字化已經成為這個社會勢不可當的一次變革,疫情沒有改變這個趨勢,反而加速瞭這個趨勢。如今,數字經濟正在聚集強大的內需力量,中國巨大的市場和潛力將是撬動下一波經濟發展的巨大發動機。所謂成功的企業,都不是今天做出來的,而是20年或30年前對未來的判斷決定瞭今天。日前,在第三屆全國青年企業傢峰會上,阿裡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認為傳統行業的機會更大,“今天大批的企業、大量的行業還很傳統,還沒有從數字化當中受益,越是距離技術遠的行業,越是沒有被技術改造過的行業,機會越大。”

今天,世界面臨三個巨大無比的戰略性機會:一個是數字變革,二是中國強大的內需,三是新一輪的全球化開始。所以青年企業傢是真正跨時代的一代企業傢。

戰略機會1——數字化:

未來數字經濟將重新定義零售、制造、技術、資料、原材料,甚至組織架構

疫情以後很多人特別的迷茫,覺得世界充滿瞭不確定性,但我覺得這世界在所有不確定性中有幾項非常確定,一個是整個國傢數字化方向非常確定,第二個確定是未來十年,傳統行業數字化的確定性。如果今天不變革,十年以後可能就是數字脫貧的對象。數字化已經成為這個社會勢不可當的一次變革,疫情沒有改變這個趨勢,反而加速這個趨勢。

未來的數字化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互聯網企業,而是用互聯網改造自己的企業。天使投資也好、風險投資也好,我希望它們不要把目光僅僅放在互聯網公司上,不要把目光都放在互聯網題材上,未來真正的機會是那些用新技術、用互聯網技術改變自己的傳統行業,而不是互聯網本身,技術本身。

今天大批的企業、大量的行業還很傳統,還沒有從數字化當中受益,越是距離技術遠的行業,越是沒有被技術改造的行業機會越大。如果我自己要重新創業,一定不會在互聯網行業裡面,20多年以前做互聯網是大傢不相信我們這些人,我們堅持20年走到現在。

在馬雲看來,未來數字化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互聯網企業,而是用互聯網改造自己的企業(中新網)

今天的互聯網行業,所有聰明人都在這個地方,今天的傳統行業有聰明人,但是真不多。我們進入那個行業隻要技術增加一點點,科技投入一點點,人才組織架構做得好一點,這種增長是確定性的增長。

數字化對每個企業都帶來挑戰,但是數字化對企業真正的挑戰是領導力的挑戰,是遠見的挑戰,也是組織能力的挑戰,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不是公司設一個電商部門就可以負責任,而是一把手的責任,是一把手有沒有從根本上有數字技術改造研發過程、生產過程、管理過程、營銷渠道。

其實,沒有所謂的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之分,隻有面向未來的經濟和留在過去的經濟之分,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是一體兩面,否定數字經濟就是斷送實體經濟未來的機會。

未來,一切實體經濟都會數字化,一切數字經濟都會實體化,不要認為自己的企業過去成功瞭,未來就肯定會成功,不要因為過去自己很厲害就不去研究未來,不保持開放的心態,就憑過去一點點經驗做瞭很多判斷。

未來十年,數字、技術將重新定義制造業、服務業、零售,包括新的技術、新的字資源,我們要把數字經濟看作不是顛覆你,而是重新定義零售、制造、技術、資料、原材料,甚至組織架構。

馬雲認為,未來,一切實體經濟都會數字化,一切數字經濟都會實體化

戰略機會2——中國強大的內需:

目前遠沒被發掘,必須把內需消費當作一種強大的新的生產力

撬動消費是巨大的戰略性機會,也是在座所有青年企業傢真正的機會所在。我們14億人口的內需遠遠沒有被挖掘,數字技術的發展會讓中國內需進入全新的階段。

內需消費不僅僅是富人的消費,低收入人群的消費才是實實在在可持續的內需力量。互聯網的數字經濟正在聚集這種強大的內需力量,中國三四五線城市有巨大的市場和潛力,這就是撬動下一波經濟發展的巨大發動機。

過去美國憑借全球市場誕生瞭很多世界級的品牌,今天在貿易戰的背景下,中國應該依靠自己強大的內需機會,肯定會誕生大量的國內品牌,關鍵是你是否用變革的方式,創新的方式,挖掘內需。

內需消費是中國發展觀念的一種升級,我們必須要把內需消費當作一種強大的新的生產力,下一個發展政府、社會要建立相應的生產關系保障整個內需的發展,促進整個內需發展變成讓整個中國經濟向一個發展的關鍵支柱。

我們要相信年輕人,相信這個國傢會理性消費,相信這個國傢都是因為我們相應政府保障,今天再提內需,必須要有相應的生產關系,部門設置、人員考核確保這個國傢的內需得到正確的發展。

戰略機會3——全球化:

通過創造價值、為當地創造就業、在當地納稅的方式進行全球化

我認為全球化剛剛開始。今天的問題不是全球化導致的,是全球化不完善導致的。過去的全球化是工業時代的全球化,是20%的發達國傢和大公司在主導全球化,有80%的發展中國傢、小企業、年輕人沒有真正的參與進來。

疫情讓全球化停止的時候,很多人認為疫情讓全球化停滯,我認為真正的全球化才剛剛開始。我們原來把全球化想得太為簡單瞭,認為賣點東西全世界做點貿易就是全球化,真正依靠科技提升供應鏈效率,為當地國傢創造就業,創造獨特的價值,這樣的企業才是真正具備全球化的能力。

這幾天我看到國內自行車在全世界賣瘋瞭,線上出口到西班牙和法國,一個月出口比去年一年還要多,這就是全球化帶來的機會。我覺得我們要思考用新的方法、新的技術、新理念創造價值,而不是利用當地的勞動價值,任何一個國傢都希望自己的工人工資高起來。如果不讓工人工資高起來,我相信產品是不會好起來的。所以我們一定不是靠成本、掠奪資源的角度進行全球化,而是通過創造價值,為當地創造就業,在當地納稅這樣的方式。企業傢一定要出去走,我們出去不是一定要做生意,而是打開視野,而是去培養全球視野。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疫情過後我們希望更多的年輕企業傢到全世界看看,去感受去體會。很多企業傢覺得不懂英文,其實懂不懂外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尊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體制、不同的宗教。擁有全球化、全球化思考的能力,懂得尊重多元文化,學會欣賞不同,適應不同,融入不同。

世界在發生劇烈的變化,技術也在發生快速的變化,所有的變化都會深刻影響到我們每一傢企業,所以青年企業傢朋友們,明天我們的企業能走到哪一步,關鍵在於眼光,在於對未來的判斷。如果能夠把握變化,觀察到變化,就能夠把自己變成一傢能夠適應變化,創造變化的企業。

:袁琭璐

責任:李念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