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巴博尼斯: 為什麼中印發生沖突後, 西方不願意支持莫迪?

導讀:在中印爆發邊境沖突後,西方各國普遍沒有站到印度一邊。本文作者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印度總理莫迪沒有采用自由主義的手段執行其國內政策,從而喪失瞭西方自由民主國傢的支持。對於本文作者這一觀點,觀察者網認為作者沒有正確、深入分析印度實際情況,誇大瞭自由主義的作用,將復雜問題簡單化,也是西方政治、學術界在分析發展中國傢政治時常犯的錯誤。文中表達的是作者個人觀點,敬請廣大讀者能進行獨立的批判性思考。

[文/薩爾瓦多·巴博尼斯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當擁有核武器的兩個鄰國開始打架時,全世界都會感到緊張。長期以來,安全分析人士最擔心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會爆發沖突,而實際上,當今世界最危險的火藥桶可能正位於中印兩國的實際控制線。幾十年來,雙方不開第一槍的默契維持著邊境不穩定的和平,盡管使用棍棒和石塊的殘酷徒手搏鬥也能使數十名士兵喪生。現在,槍聲終於響瞭(但願隻是對空鳴槍),盡管中印兩國互指對方開瞭第一槍,但部署在此地的兩國軍隊可都是隻進不出的。

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拉達克”的非均勢對抗中,印度必須直面一個新生的超級大國,同時還要緊盯著自己的老對手巴基斯坦。中國的國防開支是印度的三倍多,而且還擁有巨大的技術優勢。此外,中國還與巴基斯坦保持著密切關系,就如中巴兩國領導人喜歡說的那樣,這是一種“唇齒相依”的關系。而在勢力天平的另一方,印度在高海拔地區的作戰經驗更多,補給線更短,並與三個民主夥伴國保持著日益加深的友好關系: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

薩爾瓦多·巴博尼斯: 為什麼中印發生沖突後, 西方不願意支持莫迪?-圖1

為瞭加強遏制北京的新擴張主義企圖,美國在2018年將聲名卓著的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這反映出印度在美國戰略棋局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在將印度軍隊升級為現代化武裝力量方面,印度也指望美國能發揮關鍵作用,印度最近為本國陸軍和海軍購買瞭美國阿帕奇直升機和海鷹直升機。印度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舉行瞭聯合演習,此前還一直有傳言說,澳大利亞可能會參與印度、美國和日本在印度馬拉巴爾海岸附近舉行的年度海軍演習——如果這次演習沒有因新冠疫情取消的話。

這一切看似都很順利,但距離四國結成真正的軍事同盟還差得遠。“民主四國”(這個名字來源於2007年澳大利亞、印度、美國和日本建立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這是一個非正式協商機制)仍然隻是一種願景,而絕非實體。美國正牽頭推動四國展開更多合作,在本月晚些時候舉行的四方會談上很可能會有更多合作內容被擺到桌面上。

但合作的障礙依然存在。其中一個最大障礙是,民主國傢聯盟——“民主四國”的支持者們並不一定佩服印度這位魅力四射但頗具爭議的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從國際關系角度看,民主國傢共同努力平衡和遏制中國是非常有意義的。但民主國傢,顧名思義,有它們本國內部的民主政治角力。在很多西方政治傢眼裡,莫迪並不是個招人喜歡的人。

在一個多達13.5億人口的國傢中擁有78%的支持率,這證明莫迪很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人。盡管印度經濟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就已放緩,現在更是因這一飛來橫禍而停擺,而且莫迪的貨幣改革運動也搞得一團糟,但莫迪的聲望在其執政六年裡並沒有受此影響。盡管莫迪及其領導下的印度人民黨(BJP)被普遍認為是信奉印度教民族主義,甚至是反穆斯林的,但在《今日印度報》(India Today)組織的“年度全國情緒調查”中,隻有5%的受訪者評價他的表現“差”,這是在一個穆斯林約占全國人口15%的國傢中進行的調查。

無論印度本國的穆斯林(在《今日印度報》組織的民調中,他們明顯對莫迪的評價較低)如何看待這位總理,很多西方自由派人士都討厭他。印度許多講英語的世俗派知識分子也不喜歡他。在西方舉行政策辯論時,這些批評人士顯得尤為突出。不管莫迪喜歡與否,他都必須安撫這些人,或者至少給他在西方的支持者一些充足的理由來幫他反擊這些批評。如果莫迪想看到西方國傢明確支持印度反對中國,他就必須改邪歸正。無論支持他的民意基礎如何強大,他都必須將“自由主義”重新納入印度的自由民主政治中。

當然,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傢。它也是世界上第22個建立民主體制的老牌民主國傢,以及發展中國傢裡歷史最悠久的民主國傢。自由之傢(Freedom House)將印度列在韓國和以色列之間的完全民主國傢。《經濟學人》智庫認為印度民主體制“有缺陷”,但該智庫也如此評價美國和日本的民主體制。這一評價對一個人均GDP隻有2000美元左右的國傢來說並不壞,印度已經成為這個世界上最貧窮的民主國傢之一。

然而,西方許多主流媒體認為,印度民主已經岌岌可危或正在消亡,印度充其量是一個40%民主的國傢,或者說它是一個向著納粹德國方向前進的法西斯民主國傢。有些媒體甚至聲稱莫迪比希特勒還危險。其他媒體稱印度“目前的狀況已經比20世紀70年代中期英迪拉•甘地施行國傢緊急狀態時還糟”。在當時將近兩年的時間裡,本應信奉自由主義的堅定世俗化政黨——印度國民大會黨以法治國,打擊異己,監禁反對派,審查新聞界,並對窮人實施強制絕育計劃。

這些對莫迪的批評都很有分量,這些批評對印度而言都是嚴重的問題,畢竟印度現在越來越需要來自華盛頓和其它西方國傢的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政府似乎對莫迪治下的印度非常滿意,但角逐總統大位的喬•拜登及其競選夥伴卡馬拉•哈裡斯卻采取瞭相對強硬的態度,他們要求完全恢復克什米爾地區居民的公民權利,並批評瞭《公民身份修正法案》,這一法案在去年底和今年早些時候引發瞭德裡和其它地區的騷亂和暴行。在大西洋彼岸,歐洲議會幾乎要投票通過一項決議,譴責印度實施這項有爭議的法案,但最終選擇瞭放棄。

該法案被批評者貼上瞭反穆斯林的標簽,但印度最高法院仍多次拒絕擱置實施《公民身份修正法案》的請求。該法案為躲避宗教迫害而逃離阿富汗、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難民提供瞭一條獲得印度公民身份的途徑——隻要他們不是穆斯林。從表面上看,該條規定似乎是合理的:那些來自穆斯林人口占多數國傢的穆斯林為什麼還要尋求庇護,躲避宗教迫害?但深挖一下事實就會發現,該項法律可能會被用來質疑印度本國穆斯林的公民身份,在這一少數族裔中,很多人可能會理所當然地害怕被驅逐出境。

薩爾瓦多·巴博尼斯: 為什麼中印發生沖突後, 西方不願意支持莫迪?-圖2

《公民身份修正法案》很好地說明瞭莫迪和人民黨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傢,印度人民黨是在印度民主體制下(響當當地)選出的執政黨,這個民主體制明確承諾“因躲避政治迫害而從鄰國逃入印度的印度教徒、耆那教徒、佛教徒、錫克教徒和基督教徒”都可以獲得印度公民身份。” 民調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印度本土穆斯林實際上支持這項法律,盡管絕大多數都認為該法律的確是反穆斯林的。而且,美國也有類似政策,比如,美國就專門庇護從伊拉克逃離的基督徒和雅茲迪人。美國難民權益活動人士就曾譴責特朗普政府減少瞭對宗教難民提供支持的項目,而這些項目實際上就將來自穆斯林占多數國傢的穆斯林排除在外。這有什麼問題嗎?

問題不在於該法案所引發的宗教情緒。問題在於該法案沒有通過自由主義的程序進行執行。《公民身份修正法案》的提出不是為瞭保護符合條件的難民,而是用於對付那些不符合條件的穆斯林。在該法案獲得通過,公民登記程序被更新後,在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有近200萬人被新認定為無國籍者。當抗議活動爆發後,他們因違反反恐條例而被治罪。然而據報道,警方對殺害數十名穆斯林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暴徒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有這一切都使西方無法對莫迪產生好感。

遵循類似思路,莫迪政府僅僅為瞭兌現一個當年廣受歡迎的競選承諾,就在去年通過瞭《查謨和克什米爾重組法》,克什米爾長達70年的不確定地位就此終結,這個穆斯林占多數的地區被分割成兩塊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聯邦屬地。巴基斯坦早在1948年就確立瞭本國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統治,有些人可能會說,印度也到瞭該這麼做的時候。但當莫迪政府確立本國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統治的時候,印度政府切斷瞭該地區與整個世界的聯系,關閉瞭電話和互聯網服務,原本準備實施兩天的宵禁實際持續瞭一年多。

《公民身份修正法案》、撤銷克什米爾特殊地位,莫迪政府在這一系列事件中采取瞭笨拙、嚴厲和極其不自由的做法,使得他曾經的外國擁躉很難再支持他。出現問題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執行不力:在印度這樣一個權力分散的欠發達國傢,很難找到足夠數量的德才兼備之人,以負責任的態度執行政策。還有部分原因要歸咎到莫迪本人。

莫迪和他的人民黨高層同志似乎常常以激怒對手和煽動支持者為樂,即使這麼做也會招致西方媒體的指責。他們可能相信,蔑視西方的指手畫腳會使他們贏得更多的國內選票。也許這麼做真的能使他們贏得選票,但卻不會在中印發生沖突時贏得西方的支持。一個稍微不那麼對抗,稍微更自由的印度人民黨可能會使印度在世界舞臺上更加成功。

考慮到莫迪還面臨著許多其他挑戰,在喜馬拉雅山巔慘敗於中國之手可能會是壓垮莫迪統治的最後一根稻草。為瞭確保西方在政治上支持印度對抗中國,莫迪需要革新其使用權力的手法。人民黨永遠不會成為一個世俗化政黨,但它可以成為一個更加自由的黨,而對大多數西方政府來說,這就足夠瞭。對大多數印度人來說,這也將是一個福音,在保證言論自由的同時,擴大政治參與的機會。人民黨自詡為一個改革派政黨。而最困難的改革,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改革,恰恰是這個政黨對自己的改革。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美國《外交政策》)

相關新聞

  • 德國媒體稱,美國在中美貿易問題上產生錯覺,根本無法取勝

    1、20日,法國《世界報》報道,德國正悄然轉變,如今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國際地緣政治事務之中。 獅評:8月默克爾將前往法國與馬克龍舉行會晤,將與馬克龍一起討論目前國際熱點議題。包括白俄羅斯、土耳其、黎巴嫩等。傳統上德國參與更多的是歐盟內部問題,在國際問題上一直有所保留,如今,時過境遷。 促使德國發生轉變的原因有三個:與美國關系惡化、中國的崛起以及因新冠疫情引發的歐洲危機。 德國敏銳的捕捉到增強自身國際聲望的機會來瞭。之前由於歷史的原因,歐洲…

    2020-08-19
    0
  • 美媒: 特朗普考慮自己特赦自己, 法律專傢: 他可以試試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自去年11月大選以來,他一直和身邊幕僚針對考慮特赦自己的可能性進行討論。 《紐約時報》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自大選結束以來,特朗普在幾場對話中告訴他的顧問,他正在考慮給自己特赦;在其他場合中,他詢問他是否應該這麼做,以及在法律和政治上對他的影響。對此,白宮方面暫時沒有發表任何回應。 紐約時報指出,1月6月特朗普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大廈以來,尚不清楚他是否討論過此事。 特朗普曾於2018年在社交媒體…

    國際 2021-01-08
    0
  • RCEP成中國更高水平開放的廣闊舞臺

    新華社記者潘強、朱麗莉 “盡管一些國傢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持續升溫,但中國商簽高水平自貿協定的步伐並未停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的簽署正是中國踐行全面擴大開放的體現,它將迸發出無限活力和強烈磁力,成為地區乃至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北京大學東盟國傢研究中心主任翟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歷時8年談判,RCEP於15日正式簽署,這將極大帶動中國進行更高水平的開放發展。 RCEP由東盟於2012年發起,此次簽署RCEP的共有15…

    2020-11-18
    0
  • 美國新增確診28.9萬例、死亡4434例

    (觀察者網訊)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的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021年1月8日5時22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21503004例,新冠死亡病例總數達到364218例。在過去約24小時裡,美國新增確診病例289657例,新增死亡病例4434例。

    2021-01-08
    0
  • 扛不住瞭?“需要幫助”在德國沸騰,默克爾目光火速投向中國

    光明網4月30日報道,日前,德國斯圖加特地區的13傢養老院突然暴發聚集性疫情,此前這些養老院都已實現瞭新冠疫苗覆蓋,即便如此,截至當天,仍有包括13名工作人員在內的41人確診。新華網4月27日消息,截至4月25日前的一周,德國國內的感染率不降反升,默克爾內閣的財政部長肖爾茨表示,德國在5月底恐很難實現“解封”。近日,德國科隆“平均每10萬人七日新增確診新冠病例數”升至250.1,達官方設定警戒線的2.5倍。 這隻是德國國內疫情惡化的冰山…

    2021-05-04
    0
  • “黑天鵝”出現?形勢突然發生180度轉折,這回奧巴馬或要失望瞭

    隨著11月3日的美國大選進入最終倒計時,特朗普與拜登及其背後的兩黨和利益集團之間的爭奪也日漸激烈。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每隔4年,美國幾乎總會上演“10月驚奇”事件,今年似乎也不例外。環球時報10月29日報道,在特朗普與拜登決戰的關鍵時刻,大批已提前給拜登投票的選民紛紛表示後悔,他們非常希望撤回已投出的選票,一時間美國互聯網上關於“重新投票”等關鍵詞的搜索量驟然提升。這令特朗普欣喜若狂,其狂發推表示“大多數州都允許重新投票”,鼓動大批拜登…

    2020-11-02
    0
  • 特朗普變“縱火犯”?13個“紐約”被付之一炬,美媒:對華禁令闖下大禍

    特朗普變“縱火犯”?13個“紐約”被付之一炬,美媒:對華禁令闖下大禍 加利福尼亞州作為美國最富州,不僅要貢獻最多的GDP,疫情之中,加州也成為“扛把子”般存在,穩坐美國疫情“震中”,如今就連山火都如此“看重”加州。從8月中旬開始,山火就在加州蔓延,由於天氣幹燥、極端氣候增多,再加上當地政府不重視,火勢在大風助力下不斷蔓延,不到一個月就形成瞭加州史上規模最大、破壞力最強的山火。截至目前,加州各地共發生瞭7600餘場大火,過火面積超過300…

    2020-09-17
    0
  • 亞洲出現新的軍事強國,綜合實力遠超日韓,敢跟美俄公然對抗

    相信在不少人眼中,日本仍然是當年那個跟在美國身後乖乖聽話的“小弟”,但實際上,日本早已發展起來,不論是經濟力量還是軍事實力,都已經躋身於世界前列,絲毫不比其餘國傢差,如今,日本又積極組建太空軍、發展航天事業,一時間風頭無兩,所以,隻要細心觀察足以令大傢驚嘆於這個國傢的野心,對此,不少人便將其視作亞洲最大的威脅,就連美國都被蒙在鼓裡,但是,分析人士卻給出不一樣的意見,在他們看來,亞洲出現的這一軍事強國,綜合實力要遠超日韓。 01.綜合實力…

    2021-04-03
    0
  • 泰媒: 41名中國遊客抵泰, 接受14天隔離

    泰國《曼谷郵報》10月21日文章,原題:首批中國遊客抵達 泰國國傢旅遊局表示,自疫情迫使該國3月份關閉邊界以來的首批外國遊客——41名中國遊客,本周二從上海飛抵曼谷的國際機場,已進入為期14天的強制隔離期。更多中國遊客將訪泰,147人將於本月26日從廣州飛抵泰國。該局估計每名遊客在泰國期間將花費約80萬泰銖(約17萬元人民幣)。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0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人爭搶泰國新推出的特別旅遊簽證 數量有限的航班已促使數百名中…

    國際 2020-10-22
    0
  • 中國是否準備重新開放美駐成都領館、邀請美記者返華? 崔天凱回應

    導讀:歐倫斯:那中國是否準備重新開放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邀請被驅逐的美國記者返華,並且在國內解禁《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網站?這些都有助於改善中國在美國的形象,如同基辛格博士推動的“乒乓外交”一樣,有利於在美國形成積極的對華民意基礎,然後推動美國政府對華采取更具建設性的行動。中國是否願意在1月20日前采取什麼行動?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12月5日消息,12月3日,崔天凱大使應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年會,就未來中…

    2020-12-05
    0

轉載請註明出處: 薩爾瓦多·巴博尼斯: 為什麼中印發生沖突後, 西方不願意支持莫迪? - PUA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