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最後三個交易日應背水一戰還是繳械投降?

核心觀點

在A股市場短短30年的交易歷史裡,市場資金已經基本上習慣瞭A股在國慶節前跌得不休的陋習。遇牛市,則節前小跌節後大漲;遇熊市,則節前大跌節後小跌。雖然今年絕大多數散戶朋友們的賬戶市值都是處於虧損的狀態,但2020年的A股市場走勢依然被財經專傢們定義為大國牛市。截止9月25日收盤,滬指全年漲幅還是有5.55%,按照國慶節前A股的這種陰跌的節奏,要抹掉這個漲幅也就是一兩周時間的事。

雖然大傢對節前的A股下跌有著普遍的心裡預期,但今年的跌幅和節奏比往年都要狠一些。所以,對於節前最後3個交易日,不少股友心裡是在犯嘀咕的:到底該背水一戰還是繳械投降呢?回答這一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認真看看A股目前面臨的大環境如何:

一、北上資金大規模撤離A股已經形成趨勢

A股市場一向對於北上資金是帶有一定的崇拜心理的,因為它們總能精準地把握A股市場的脈搏並成功地抄底和逃頂,時間久瞭,人們習慣把它們叫做“聰明資金”。在我看來,北上資金之所以能夠成為“聰明資金”並非是因為它們擁有眾多的華爾街高手在操盤而是因為信息不對稱的結果。我多次講過:井內和井外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由於不可描述的原因,井內的投資者非但不可能瞭解井外的真實情況,就連井內發生的真實情況也不可能及時知曉。而北上資金不同,它們騎於井邊,既能觀察到井內的機會又能洞察出井外的危機。

北上資金大規模撤離A股始於8月中下旬,當時正值滬指周K線5連陽,A股市場正情緒高昂地迎接創業板註冊制新規的實施。當我們以不解的目光望著北上資金離去的背影時,(此處省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風雲翻滾的硝煙才逐漸映入我們的眼簾,而這些才隻是官媒想讓井內的我們知道的危機的一部分。北上資金從老遠的地方瞧見到冰山一角就慌忙避險,而我們隻有撞瞭冰山才知道危險來臨。

三、降低準入門檻,QFII與RQFII資格和制度規則將合二為一

9月25日,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傢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簡稱《QFII、RQFII辦法》),證監會同步發佈配套規則《關於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規定》。《QFII、RQFII辦法》及配套規則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研究報告稱,我國股市規模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外資持有比重隻有4%左右,未來隨著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境外資本進入中國仍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和增長動力。這次降低外資的準入門檻就是一個擴大A股市場對外開放的信號。

結論A股市場在國慶節前的最後3個交易日繼續下跌的趨勢不會改變,但節奏會放緩。操作上,根據投資者不同的投資風格和交易習慣因人而異:短線操作以輕倉或者空倉為宜,節後再建倉或加大倉位;長線操作以持倉或者逢高減倉為宜,節後再視情況加倉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