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不值錢的東西,為啥賣不得?

我國農村啊有許多俗語,它們往往來自於大傢的實踐與智慧的總結,口口相傳,一代又一代地流傳下去,有的給農業生產生活做著指導,有的則寄托著各種各樣的美好希望,那有的呢,我們現在乍一聽也搞不清其中的道理,那麼今天要給大傢分享“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你知道是這“不賣”是出於什麼原因嗎?

首先是“賣房不賣門”

我們都知道門是進出要道,也是傢宅的臉面,客人往來,打眼一瞧,看見的就是傢裡的迎賓大門。我國從古至今呢對“門”是非常講究的,舉幾個例子啊,像北京老四合院的廣亮大門、商戶富人傢的“蠻子門”,在規格、木料、裝飾上都很考究,清朝時對門的規格還有嚴格的規定,就是說啊,懂行的人在人傢傢門前轉一圈,數數門釘幾排幾列,基本就能摸清這傢人的身份地位瞭。所以有這麼一個詞叫“門風”,不就是指這個傢族的德行風氣和道德準則嗎?這個詞就說明瞭啊,門,某種意味上折射出一傢人的內涵和修養。那賣什麼也不能賣這些,是不是呢?人們可能認為啊,守住“門”這最後一道底線,就守住瞭良好的傢風,那麼很快,就能迎來觸底反彈,帶去新傢的舊門呢,也能煥發新的光彩。

再說“賣牛不賣繩”

說到這,我想起作傢蕭紅的《生死場》中有這麼一段描寫,說老王婆迫不得已前往屠場賣老馬,就像是送馬上刑場一樣。她送葬一樣賣瞭馬,哭著回傢,賣馬的銅板還被地主傢收走,王婆覺得他這半日賣馬的痛苦都沒有瞭代價。可見人和動物相處久瞭,自然而然會產生感情,牛就更是這樣瞭,過去機械尚未普及時,對農民來說,牛是不可或缺的勞動力,春耕秋收它都幫得上忙,任勞任怨、踏實肯幹,與人之間也有著深厚的感情。因此,人們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賣牛,一定要賣呢,也會留下自己牽牛的繩子,相當於留下瞭一種眷戀,對老牛的一種念想。

好瞭,我們今天關於“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的分享就到這裡瞭,其實這句俗語也是表達瞭一種向往美好、戀舊持傢的期望。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