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被騙婚,臨終勸女兒離婚,女兒轉頭遇真愛,此後恩愛度餘生

在中國,對於鬧矛盾的夫妻兩人,一般人都是勸和不勸分的。常人是怕他們床頭打架床尾和,而後埋怨自己當初拱火。女方和男方的父母也一般會勸他們忍忍。

“夫妻哪有不鬧矛盾的呢?哪怕是為瞭孩子,也不要輕易離婚。”

可是上個世紀,卻有一位母親勸自己的女兒離婚。虎毒不食子,母親的勸離實則是想要讓女兒逃脫苦海。果然,女兒轉頭便遇到瞭真愛,從此恩愛一生。這位女兒便是美籍華人聶華苓。她曾和丈夫安格爾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其所創辦的國際作傢寫作室被稱為“世界文學組織第一”。然而若不是母親的勸離,這一切都將不會發生。

被騙婚的母親

聶華苓出生在1925年的湖北武漢,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傢。父親是個軍官,比母親大瞭12歲。然而這種幸福的表象在聶華苓七八個月大的時候被打破瞭,父親沒有瞞住,被母親翻到瞭一封傢書。

原來,父親早有妻室和孩子,卻騙母親和他結婚。面對婚姻的欺騙和背叛,母親悲憤交加之際,想到瞭自盡。可是女兒還那樣小,若是失去瞭母親的庇佑,她的命運又該淪為何種境地呢?

母親受過教育,可在那個時代,依然為瞭女兒妥協,和別的女人共享一個丈夫。後來,父親將母親帶回瞭老傢,聶華苓也跟著來到瞭聶傢。

母親的隱忍使得聶華苓不必受飄零之苦,母親的保護也使得她童年沒受什麼磨難。聶華苓懵懵懂懂地長大瞭,調皮活潑,還保有孩童的真性情。而她的爺爺十分愛好文學,也給瞭聶華苓最早的藝術熏陶。

隻是後來抗戰爆發,聶華苓的父親陣亡,母親和聶傢決裂,帶著孩子們離開瞭聶傢,艱苦逃難。但凡稍微安穩下來,母親便想讓聶華苓也受教育,擺脫蒙昧。

戰亂中,一個女人帶著孩子們求生,不可謂不艱難。盡管如此,母親還是艱難地供瞭聶華苓上大學。而聶華苓也十分懂事,她考入瞭國立中央大學,一番波折後就讀瞭外文系。

就是在大學期間,她和同學王正路相知相愛瞭。戀愛期間,兩人便有很多爭吵。他們的性格差異很大。聶華苓比較外向,不管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她都能和他們相處融洽。而王正路那時便常常吃幹醋。聶華苓彼時隻覺得那是王正路在乎她。

1948年,聶華苓畢業。雖然彼時仍然戰火連天,她的愛情和文學卻都開花結果瞭。她用筆名遠方發表瞭處女作《變形蟲》,畢業後還和王正路結為連理,嫁給瞭學生時代的愛情。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後來王正路主張去臺灣,聶華苓也得去臺灣。母親不忍與她分離,也帶著別的孩子一起到瞭臺灣。

勸離不勸和的母親

一傢人移居臺灣之後,他們面臨著養傢的壓力。她和丈夫從學校出來沒多久,驟然背井離鄉,踏入社會,十分動蕩和無所適從。

聶華苓沒有離開文學這條路。她起初找瞭一份管理文稿的工作,後來成瞭雜志《自由中國》的編輯,還做過臺灣法商學院的老師。然而,因為《自由中國》比較敢寫,1956年觸怒瞭當局,使得聶華苓雖然沒有被捕,卻也受到監視。

彼時聶華苓的災難不止來自外界,還來自丈夫的陰陽怪氣。王正路來到臺灣之後,由於各種事情,性格發生瞭很大的變化。他情緒很差,對聶華苓和別人的接觸越發抵觸,連她正常和男人講話也幹涉責罵。

兩人的婚姻漸漸出現感情危機,但他們育有兩個孩子。聶華苓也面臨瞭類似母親當年的困局。她像母親一樣,為孩子忍瞭下來。

婚姻的煎熬和外界的壓迫不止是對她一個人的。1957年,王正路去瞭美國工作。從此兩人展開瞭漫長的分居生活,也算是就此分道揚鑣,夫妻關系名存實亡。

聶華苓帶著一雙女兒,生活得忙碌卻充實。“我得送孩子上學,我得去大學教課,我得寫作。”在她的主持下,《城南舊事》、餘光中的詩等通過《自由中國》發表出來,成就經典

1960年,《自由雜志》因為言論開放被封,聶華苓失去瞭編輯和教書工作,為瞭不連累外人自我隔離,她靠著翻譯和寫作來賺取稿費,養育兩個孩子。禍不單行,自小含辛茹苦養育她的母親也去世瞭。

母親一生婚姻不幸,冷暖自知。眼看著女兒也陷入瞭婚姻的泥淖,臨終終究放不下,便勸聶華苓。她語重心長地表示,女兒和王正路在一起總是吵架,分居多年後才重新有瞭輕松的感覺,兩人聯系又很少。既如此,女兒為什麼不重新開始?

重新開始的人生

聶華苓將母親的話聽瞭進去,而恰恰在此時,她遇到瞭自己的真愛——保羅·安格爾。他是一位著名的美國詩人。

兩人是在一次作傢交流會上相遇的。一個高大俊美、幽默風趣,一個漂亮獨立,即使受到生活壓迫也不使自己落魄。他們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彼此之間交流文學,感悟對方的思想和才華。

兩人漸漸相知相愛後,聶華苓決心重新開始,終於結束瞭多年的分居,和王正路正式離婚。

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聶華苓離婚後並未和安格爾立刻結婚。一次,兩人聊天的時候,聶華苓突然有瞭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成立一個國際性的寫作計劃。安格爾笑她瘋狂,因為這個想法需要很大的財力支持。但是愛她就是陪她一起瘋,兩人最終還是一起創辦瞭寫作計劃。

共同的愛好、共同的事業和相連的心最終促使他們真正走到瞭一起。1971年,相愛的兩人終於結婚,餘生都十分恩愛。

聶華苓沒有像上次婚姻一樣,陷入漫無止境的爭吵中。相反,這個重組傢庭還十分幸福。安格爾對聶華苓的兩個女兒視如己出,生怕她們在美國不適應,會親自送她們上學。孩子們也會很親切地喊他“老爹”。

傢庭的和睦讓他們在奮鬥事業時也沒瞭後顧之憂。“國際寫作計劃”吸引瞭全世界成百上千的作傢來到愛荷華,一起分享寫作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作傢的寫作能力進一步得到瞭提升。它也被稱為“世界文學組織第一”。

1976年,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作傢為瞭表示自己對聶華苓夫婦的感激和認可,提名聶華苓和安格爾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截至2018年,這個計劃已經使來自15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1400多名作傢和詩人受益,其中來自中國內地的便有50多人。這足見夫妻二人的成就。

總之,聶華苓的畢生境遇給瞭人們很多思考。她的母親為瞭給聶華苓一個安穩的傢,選擇在婚姻中委曲求全,縱然給聶華苓一個比較平穩的童年,可卻也在婚姻中為她樹立瞭一個不算好的榜樣。

聶華苓為瞭孩子們忍著無愛的婚姻,忍著前夫的苛責,雖然在物質上給瞭孩子們一個相對平穩的生活,但在精神上呢?孩子們整日聽著父母的爭吵聲,彼時心裡又該是何種滋味?

後來,聶華苓的母親看著女兒陷入婚姻的泥淖,最終勸分不勸和,她的表態也給女兒指明瞭婚姻中的另一種選擇。而聶華苓在審慎思考後,終於放開心胸迎接真愛。她的孩子們也被安格爾視若己出,並未遭受委屈。

從這三代人和兩段婚姻來看,“勸和不勸分”並不是適用於所有情況的,不是嗎?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隻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