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手裡還有張王牌:營收超過房地產業務,每年服務全球50億人

說到李嘉誠,很多人都以為他隻是個房地產商,靠收租和賣房子賺錢。但其實背後的業務板塊還包括有零售、電訊、基建、能源、港口等等。

重點是零售和電訊業務是長和收入的核心支柱。去年這兩項業務分別收益1692.25億港元和1025.01億港元,占據總收入比重61%,而零售業務全靠屈臣氏集團。

資料顯示,屈臣氏最早可以追溯到1828年,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全球知名的連鎖零售商,旗下共擁有12個零售品牌,在全球25個市場經營1.57萬傢門店,每年服務超50億人。

簡單給大傢梳理下屈臣氏來龍去脈,其前身是一傢由英國人開在廣州的小店,19世紀40年代南遷至香港,店名改為屈臣氏是因為後來的老板叫watsons。

到19世紀末,屈臣氏分店有30多傢,還有一傢汽水工廠。售賣物品變得豐富起來,除汽水之外,化妝品以外,還賣起瞭照相機等,儼然成瞭一傢百貨商店。

不過,那時候的屈臣氏規模遠沒有今天這麼龐大。店鋪的轉折點在於賣給瞭和記黃埔。在李嘉誠手裡此後的數十年間,屈臣氏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上世紀80年代末,李傢積極在內地以及海外市場佈局。在這個過程中,其主要采取的便是並購外延策略,通過收購全球各地的連鎖企業,規模在短時間得以迅速擴張。

自千禧年起,李嘉誠先後拿下歐洲多傢連鎖零售品牌。規模的快速擴張,也使得屈臣氏的營收節節攀升。當然,做生意不可能一帆風順。

前幾年,屈臣氏更是一改之前高速增長的態勢,開始走下坡路,業績一度呈現負增長。為瞭扭轉頹勢,其主要采取瞭實體門店擴增的策略,通過走量提升營收。然而,該模式由於成本過高以及新開門店短時間很難實現盈利,並沒有產生積極的影響。

屈臣氏業績下滑的背後,除瞭受到電商崛起的影響外,還在於其自有品牌老化、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的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其商品主要分為進口品牌、本土品牌、自有品牌。為瞭追求利潤,自有品牌的占比一直很高。這樣一來,隨著自有品牌老化等問題凸顯,銷量逐漸下滑,勢必會影響門店整體業績。

事實上,屈臣氏也意識到瞭這些問題,近年來一直在加大線上渠道佈局,同時跟線上外賣平臺合作,真正做到線上線下的聯動。這些改變確實很好地拉升瞭營收,可以看到這兩年屈臣氏的業績有所好轉。前兩年,李嘉誠和雷軍還見瞭面,雙方達成合作。李傢旗下的一萬多傢門店,售賣小米的設備,幫助小米擴展到歐洲等地銷售。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雖然屈臣氏的轉型初見成效,但在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不能說已經取得瞭成功,還有待持續觀察。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