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砸寶事件:錯把真品當贗品,被告上法庭後,結果怎樣瞭?

“這麼壕,估計傢裡有古董吧?”

當一個人出手闊氣的時候,總少不瞭這麼幾句酸溜溜的評論。

雖是調侃之言,但也能側面反映出,在大眾的眼裡:傢有古董=有錢。

畢竟見證過歷史的古董,除瞭本身自有的觀賞價值,還多瞭一層文物價值。

尤其是時間越久遠的,其文物價值就越高。

有些甚至稱得上價值連城。

假如有一天,這價值連城的古董被人“咣當”一聲砸爛瞭,你內心會是什麼感受?

估計恨不得找對方拼命吧?

而這一幕,在王剛主持的《天下收藏》裡,就曾真實的上演過。

一、王剛砸寶反轉:錯把真品當贗品?

王剛是演藝圈裡很出色的一個演員,曾塑造過很多生動形象的角色。

尤其是他在《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飾演的和珅一角,奸詐又不失人情味,圓滑卻也處世利落。

讓人氣得牙癢癢的同時,也很佩服他的手段。

王剛也靠和珅一角,進一步奠定瞭在演藝圈的地位。

被尊稱一聲“老戲骨”也不為過。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備受尊敬的“老戲骨”,也曾被推上輿論風口。

事情的起因,就是王剛在《天下收藏》這檔節目裡的砸寶一事。

《天下藏寶》是一檔關於民間藏品鑒定的節目。

尤其刺激的是,節目還設置瞭一個砸寶環節。

每個藏寶人在上臺前,都要簽訂一份《免責協議》。

假如藏品被鑒定出來是贗品,那麼王剛就會用金瓜(錘子)把它敲爛。

因為藏寶人上臺前簽訂瞭免責協議,所以即使節目組把藏品砸爛瞭,藏寶人也不能索賠。

這一環節的設置,讓這檔本來有點單調的鑒寶節目,陡然間變得非常刺激,吸引瞭無數人觀看。

但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即便節目組請瞭鑒寶專傢,即便藏寶人簽瞭免責協議,時間久瞭,也難免不出意外。

2012年,河北的一位醫生付常勇,拿著一對“甜白釉壓手杯”來參加瞭這檔節目。

付常勇說,這對“甜白釉壓手杯”是一位患者,為瞭感謝付常勇的幫助,而贈送給他的。

據說,這對“甜白釉壓手杯”是明朝永宣年間的古董。

如果鑒定屬實,那麼這對“甜白釉壓手杯”的價值就非常高瞭。

付常勇帶著這對寶物來參加節目,主要也是想鑒定下寶物的價值。

卻沒有想到,節目的專傢評委都一致鑒定出,這對“甜白釉壓手杯”是現代仿品,也就是贗品。

當時付常勇本想辯解一下,卻沒想到王剛直接就掄起金瓜,把杯子砸爛瞭。

這讓付常勇覺得很難接受。

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患者不可能拿贗品來糊弄自己。

就算是真的贗品,對他來說也是很珍貴的物品,節目組和王剛不該這樣輕易砸爛。

於是,下節目之後,心有不平的付常勇,決定再去找民間專業的鑒定機構鑒別一下。

結果,這一鑒定,麻煩來瞭。

付常勇的這對“甜白釉壓手杯”,經過碳14的測定,被鑒定出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確實是明朝永宣年間的瓷器。

如果放在市面上,價格少則幾百萬,多則幾個億。

這個鑒定結果一出來,付常勇十分憤怒,認為節目組和王剛,毀瞭自己的古董。

一怒之下,他把節目組和王剛都告上瞭法庭,要求他們賠償自己的損失。

結果這一官司,足足打瞭三年多。

期間節目組和王剛,都被推上瞭風口浪尖。

大傢紛紛指責他們毀瞭一件珍貴的文物古董,理應受到懲罰。

最後,王剛上交瞭自己的金瓜,節目組也遭到瞭停播。

直到2015年,這個官司才有瞭最終定論;付常勇敗訴瞭。

因為他在上節目之前,簽訂瞭一份免責協議。

法庭認為,付常勇是在一開始就被告知瞭可能存在的後果,而付常勇本人選擇簽字,說明其主觀意願上已經認同瞭這一行為。

再來,因為民間對寶物的估價存在一種主觀因素,不同鑒定機構的估價結果可能不同。

加上國傢也沒有一傢合法標準的機構來對這一古董進行鑒定。所以付常勇找來的民間機構的估價,也不能作為本次訴訟的依據。

結果,付常勇不但失去瞭自己的“甜白釉壓手杯”,還支付瞭3000多元的訴訟費用。

真是賠瞭夫人又折兵。

二、節目疑雲:假鑒定真劇本?

無獨有偶。

除瞭付常勇事件,還有其他藏寶人,也曾質疑過節目組砸寶的行為。

有一位藏寶人,曾帶著自己的藏品“元青花”來到《天下收藏》,希望能鑒定寶物價值。

結果寶物卻被鑒定出來是贗品。

毫不例外的,他的“元青花”也被王剛“咣當”一下就砸爛瞭。

他心存疑惑,專門帶著自己的藏品碎片出國鑒定,結果就鑒定出來是真品。

還有一位喜歡收藏古董的藏寶人,也曾帶著自己的“乾隆琺瑯彩轉心瓶”來到節目組。

被鑒定為贗品後,再次遭遇瞭被砸爛的下場。

這讓他十分心疼,覺得寶物如果是真品的話,這損失可大瞭。

這樣的事件,不勝枚舉。

慢慢的,觀眾對這檔節目的爭議,非常大。

後來,首都博物館和天下收藏欄目,還聯合舉辦瞭《“假”如這樣——真“假”藏品對比展》。

把在《天下收藏》這檔節目裡砸爛的300多件藏品,挑選出精品來和首都博物館的藏品進行對比,再次鑒定真假。

卻沒有想到,據在場的專傢們鑒定,那些被節目組砸爛的贗品,其實大多數都是真品。

如果這些專傢的鑒定都是真的,那有很多珍貴的古董,都已經被節目組毀瞭。

這個結果讓很多人都難以接受。

但是,還有人質疑,《天下收藏》這個節目,其實隻是一檔綜藝娛樂節目,

節目組會事先去市場上買回一些贗品,再拿到臺上去鑒定。

但事實上,都是有劇本的,一切都是為瞭娛樂效果。

如果傳言是真的,也證明節目組一直在糊弄大眾。

但節目組卻表示,節目中的專傢和拍賣人員都是真實的,並沒有作假。

多方爭議之下,《天下收藏》到底有沒有鑒定錯藏品,是否存在劇本,都隻能是一個疑團瞭,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

三、古董鑒別:真假不是唯一看點

雖然此事最終成瞭一個謎團,但《天下收藏》這檔節目存在的問題,卻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之所以要收藏古董,是因為其存在著巨大的文物價值。

古董見證瞭歷史,是我們古代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燦爛文明的一部分。

我們收藏、鑒定古董,更高層面上來說,也是為瞭瞭解那過去的歷史,燦爛和文明。

畢竟我們如今所擁有的的一切,我們所驕傲的現代文明,都是由古代文明演變而來。

沒有過去的積淀,也就沒有如今的璀璨。

歷史遺物是過去的人們,所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

像《天下收藏》節目這樣,以簡單粗暴的方式,把藏寶人的藏品一錘子砸爛,本就不值得贊揚。

我們本該用一種敬畏尊重的態度,去看待這些歷史的遺物。

是真品,就該被好好保存收藏,向觀眾們科普那燦爛的歷史文明;

是贗品,也該借此機會科普文物知識。

說到底,《天下收藏》這檔節目,簡單粗暴的把節目看點定義在古董的真假辨別上,本來就背離瞭我們收藏古董的初衷。

通過古董鑒別,去科普文物歷史,提高觀眾對文物的鑒賞度和對歷史的瞭解度,或許才是這類節目所應該秉持的初衷。

作者:景行行止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