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窮一輩子,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

你窮,歸根究底,還是因為你的想象力太窮。

網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女生買瞭件35000元的香奈兒上衣,洗過之後掉瞭色,忿忿不平地追問客服。

客服說,不好意思,我們的產品從來不考慮洗滌,這產品設計時根本沒考慮要洗,一般都是穿幾次就要丟掉。

網友一陣驚呼:是貧窮限制瞭我們的想象。

真的是貧窮限制瞭我們的想象嗎?不,恰恰相反,是我們的想象,限制瞭我們的貧窮。

咪蒙之前在一篇文章裡寫道:據說,我們25歲的時候掙多少錢,5歲的時候就決定瞭。從小就養成的思維方式,影響瞭我們的收入、花唄以及白條……

當初,王健林給瞭王思聰5個億,結果他賺瞭40億。我和朋友也探討過這個問題:給你五個億,你會拿來幹什麼?

朋友玩笑般地說,什麼,給瞭我五個億我還用幹什麼嗎,當然是什麼都不幹瞭啊!

幾年後,看到我和朋友的狀況,這才深刻意識到瞭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差距。

什麼是窮人思維?窮人和富人,在思維上有什麼根本的差距?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有個窮人,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訴說生活的艱苦。

他抱怨:這個社會太不公平瞭,為什麼富人天天悠閑自在,而窮人就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問:“要怎樣你才覺得公平哪?”窮人說:“要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幹一樣的活。”

佛祖同意瞭,他把一位富人變成瞭和窮人一樣窮的人。並給瞭他們每人一座煤山,每天挖出來的煤可以賣掉,限期一個月之內挖光。

窮人和富人一起開挖。

窮人習慣做苦力活,很快就挖瞭一車煤,賣瞭錢。然後,他把這些錢全買瞭好吃的。

富人沒幹過重活,到傍晚才勉強挖瞭一車,換來的錢他隻買瞭幾個饅頭,其餘的錢都留瞭起來。

第二天,窮人早早起來開始挖煤。富人卻去雇傭瞭兩個人幫他挖煤,自己在一邊監督。

隻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揮兩個人挖出瞭幾車煤去。富人把煤賣瞭,又雇瞭幾個苦力……

一個月很快過去瞭,窮人隻挖瞭煤山的一角,每天賺來的錢都買瞭好吃好喝,基本沒有剩餘。

而富人早就指揮工人挖光瞭煤山,賺瞭不少的錢,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瞭買賣,很快又成瞭富人。

看完這個故事,試問自己,你是故事中的窮人還是富人?

電影《1942》裡,張國立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說瞭一句話:“我知道咋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不出十年,你大爺我還是東傢,那時候咱再回來……”

事實往往就是如此。起點相似的人,思維不同,結果也不同。因為,真正決定窮富差距的是“思維”。想要擺脫“窮人思維”,建立“富人思維”,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區別在於: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在同樣的條件下,窮人會不停地打工賺錢,然後消費掉。接著又去為錢工作,慢慢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而富人剛開始也會努力工作,但在錢不多的時候,就懂得節儉,然後用節省下來的錢去幫自己賺錢,從而產生一個滾雪球的效應……

這也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根本原因。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窮人”思維,逐漸建立“富人”思維?

坦然面對風險與損失

風險是每個交易者都要進行承擔的,選擇瞭交易就選擇瞭與風險共舞。風險帶給交易員的直接後果就是損失,而絕大多數人卻不能坦然接受損失,故而不能堅決止損,又或者害怕損失,所以不能大膽建倉,還有的交易者甚至會被損失激怒,對損失耿耿於懷,不能保持冷靜,更無法專註於當前的交易。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學會面對風險和損失,才能保持良好的交易狀態,在此基礎上才能使您的交易成功率不斷提高。

控制自己的情緒,修煉自己的內心

隻要心中不貪婪恐懼,也就不會產生迷惑,一切迷惑皆由貪婪恐懼之性而引發。做股票是來不得半點急噪的,如果急於求成,你隻會功虧一簣。沒有特殊情況,執行力一定要到位。所謂的市場交易制度有成千上萬,不過適合你自己性格的系統,也許隻有你自己才可以找到。

心態控制,始終如一的執行交易系統

假設止損已經做到非常嚴格,但是每次浮盈一點就拿不住單子,經常出現浮盈後又變浮虧,人的心理都是趨利避害的,浮盈感覺是自己賺的錢,浮盈減少就感覺是在虧錢,產生恐懼,提前獲利,如果之後行情真的反轉就會快樂,強化這種提前獲利的心理,減少以後自己的盈利空間;

如果行情又繼續往原來的方向運動,你覺得出早瞭,就會產生痛苦,運行越遠,痛苦感覺越強烈,就會加強貪欲的欲望,又會重新面對浮盈到浮虧的問題,要瞭解自己的認知和想法,哪些是理性,哪些是情緒化,不因為情緒化而改變自己原定下的盈利目標

我們不能再操縱市場,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

我們的教養把我們可以限制在社會環境中運作,意思是我們學到瞭自己一些思考策略,以便滿足和社會互動有關的需要、願望和欲望。我們不僅可以學會相互依賴,滿足我們完全無法獨立滿足的需求、願望和欲望。此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以社會為基礎的控制與操縱技巧,確保別人的行為符合我們的需要。

我們交易的是機會,更是自己的思想

很多人認為自己在股市中,交易的是機會,這是價格波動,市場變化。這都沒錯,但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我們實際上交易的是我們自己認為的機會、我們預期的價格波動、我們預測的行情走向,說到底,我們交易的是自己的想法,如果這個想法和市場的表現吻合度高,則能賺到錢,反之則要虧錢。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