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戰略版:藏兵、城頭飛兵、壓秒,胡歌的直播有看點

花席平時很少看直播,恰巧遊戲周年慶加上胡歌,所以當晚看瞭2小時直播。

(其實是因為我16:00就被俘虜瞭,所以你懂的)

【觀看胡歌直播的感受】

本來以為直播是走秀,沒想到還真的說出來很多有用的東西。

對1賽季玩傢很有用,尤其是剛剛觸這個遊戲一兩個月的玩傢非常有用,好多新手不明白藏兵、駐守等內容,經常被老玩傢吊起來打。

花席平時也寫攻略,但由於自己過瞭新手期,很多自己習以為常的內容並沒有覺得很有用,在直播中發現其實很多技巧對新手還是有很大用處的。

胡歌在直播中說到一個零氪玩傢白嫖瞭一套蜀槍,花席一度認為就是自己,後來一想自己在5賽季,他在3賽季所以沒啥可能瞭。

花席:“還以為要教玩傢用陶謙攻城,結果沒說”

【匯總一下直播中的知識點】

一:守城藏兵技巧

這確實是一個老玩傢都懂的技巧,但很多新手都不知道。

在武將互換調整界面,將每個隊伍的主將放到其他隊伍位置,這樣系統就會默認你因為沒有主將,所以城內沒有隊伍,敵人攻城不會觸發戰鬥。

然後敵人用器械攻城時,因為主力和器械有攻城時間差,你可以抓住2-3秒的時間差,將主將放回主將位置。

這樣敵人的主力不會和你發生戰鬥,而器械會被你攔截。

二:防守技巧升級版

當你有5個隊伍,沒有辦法騰出空位時,需要將隊伍拉出去,放在城頭上。

操作方法:

讓隊伍向外行軍,然後立刻終止行軍,這樣你的隊伍就會出城,但飄在城頭上。

敵人進攻是碰不到你這個隊伍的。

敵人主力進攻你時,你的隊伍可以不動,當敵人器械差1-2秒碰到你的城市時,你立刻點回城,這樣就會吃掉他的器械,

“這兩個技巧哪個好”

藏兵流更自由,隨時可以切換隊伍,而城頭放兵這種辦法更容易操作,因為藏兵手慢容易吃不到敵人的器械,城頭上看時間更準。

城頭放兵這個辦法當你兵回城後,就一定會在下一輪遇到敵人主力,所以無法避免打一場。

“藏兵+城頭結合”

主城隻放三個隊伍,然後把隊伍放城頭,隊伍回城吃瞭敵人器械後,再將主力的兵藏起來,這樣就不怕隊伍與敵人的主力遇到瞭。

【隻能對付單個敵人】

敵人大舉進攻,一群人一起上的時候,這個辦法就比較無奈,敵人可以全用主力。

或敵人“壓秒”比較準,你就很難吃到敵人的器械。

三:主力與器械壓秒

如果是你打敵人,你怎麼對付敵人吃你器械的主力?

壓秒就是防止器械被打的辦法,速度最慢的器械先進攻,器械會走30秒,其他隊伍15秒可以沖上去,看到器械還差17秒就打到敵人的時候,迅速在2秒之內將你的主力沖上去。

這樣保證你的主力是15秒攻城,而器械是16秒攻城,這樣敵人就很難卡1秒的時間吃掉你的器械。

上圖中器械行軍時間是1分16秒,你可以看一下許褚進攻需要多少時間,然後自己推算壓秒時間。

“想要打俠客軍一定要學會壓秒,不然你一個人很難打贏俠客軍,2個人不會壓秒都打不贏俠客軍”

主力和主力也可以壓秒,將兩個主力分別舉例敵人1格子和2個格子站位,距離敵人2格子的部隊先走,然後舉例1格子的部隊再動,就可以形成壓秒攻城。

四:攻城順序

當敵人進攻你的主城時,首先會與駐守的隊伍進行戰鬥,然後與城防軍戰鬥,最後與你城內的部隊戰鬥。

駐守>城防>內城部隊

當你點駐守時,你會與敵人最後一個進攻的部隊先戰鬥,例如敵人最後一個部隊是器械,你駐守就會先打敵人器械,然後再打敵人主力。

五:掩護器械

這個和上面的知識點類似,當你器械數量很多,不想被敵人駐守吃掉,你就需要2主力保護器械攻城。

攻城順序是主力-器械-主力,兩個主力將器械夾在中間,這樣敵人即使駐守也要先打你的主力。

當你確信你的主力比敵人主力強時才這樣用,一般是敵人主力殘血後這樣打,主要保護器械,因為僅僅靠主力是很難拆掉一個人的耐久的。

這個方法通常兩個聯盟攻打城市、關口時經常用。

進攻方由於要打城市耐久,隻靠著主力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帶足夠多的器械,但是直接上器械會被吃光,所以要定時攻城,某個時間點全上主力,主力將敵軍擊敗後,器械比主力慢幾秒,緊跟著器械後面帶上幾十個部隊保護器械,防止敵人復活後直接駐守吃器械。

六:飛軍

曾經有玩傢玩過“飛軍”戰術。

將主力調動到城市後,主力行軍到別的地方,然後敵人認為城市內沒有敵軍就進攻城市,並且沒有保護器械的尾兵部隊。

守城的玩傢看到敵人器械都沖上來,就將主力點瞭一下回城,然後用20金珠瞬間回到城市,敵人的器械就都被殺光瞭,器械都沒瞭就無法打下那座城市,為救援爭取瞭時間。

“敵人進攻可以看到城頭有沒有部隊,如果看到部隊就不會大意,一定會安排尾兵保護器械,而飛兵是防不勝防的”

後話:直播估計是沒有回放的,所以想學習技巧還是要看攻略,攻略也比較清晰一些。新手隻要明白瞭這幾個內容,與老玩傢打架時候就不會吃太多的虧瞭。

我是零氪玩傢花席,本期攻略匯總就到這裡瞭,其實前兩個內容是胡歌直播說的,後面幾個內容是我臨時想起來的。

感謝收看,記得點贊!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