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個月國際收支:貿易逆差加劇,依靠熱錢強撐,惡性通脹將臨

根據海關總署公佈的2020年1-8月進出口數據,實現貿易順差1186億美元,沒有任何的意外,進出口數據在全球各國中表現非常優異,但是請註意,海關總署公佈的是實物貨物貿易數據,並且包含瞭以人民幣結算的國際國務貿易,那麼國際收支情況真的是大幅順差嗎?下圖是2020年前8個月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美元計價)。

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指的是境內機構和個人通過境內銀行與機構和個人之間發生的收付款,可以最直觀的體現外匯收支情況,收付的是實打實的資金,數據完全來源於國傢外匯管理局,請不要質疑數據的準確性。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前8個月經常項目持續逆差,7-8月的逆差還在持續擴大,貨物貿易項下的國際收支確實如同海關數據基本相當—大額順差,真正拖累經常項目逆差的是服務、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服務貿易指的是技術、服務的國際貿易,初次收入指由於提供勞務、金融資產和出租自然資源而獲得的回報,二次收入指的是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經常轉移,包括現金和實物。可以看出經常項目(貿易項下)的大幅逆差是不爭的事實。

經常項目大幅逆差帶來的最直接後果是消耗外匯儲備,而外匯儲備既是穩定匯率的利器,更是開展進口業務的基石,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人民幣不能實現自由兌換,外匯儲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一旦失去外儲,就意味著許多的重要物資(如大豆、芯片、航發、技術等)無法進入我國的市場,要說外匯比股市、樓市更為重要也不為過。

在經常項目持續逆差的情況下,想要穩定外匯儲備,那就隻有吸引國際投資及熱錢流入中國,前8個月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547億美元,其中證券投資資金流入為257億美元,這就是國際熱錢,也就是短期資金,會隨著人民幣的利率以及匯率變化快速進出,近兩個月熱錢的流入尤為明顯,其中的核心原因是中美息差擴大,同時引發人民幣快速升值。

為瞭吸引外幣熱錢,隻能提高國債收益率,從而就出現瞭7-8月A股市場的持續低迷,這是無奈之舉,因為利率上升、人民幣升值會對股市、經濟造成重大傷害,但是外匯的持續流出則會對民生、經濟造成更大的傷害,兩害取其輕,可是這樣的趨勢卻不可持續。

當前趨勢下對普通百姓有何影響?

2020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3.2%,而國內的CPI上漲瞭3.53%,這顯然不是正常現象,一方面人民幣對外大幅升值,另一方面對內卻大幅貶值,所造成的結果就是實體經濟(尤其是出口企業)愈加艱難,這會對經濟增長造成壓力,而物價上漲必然抑制消費能力,同樣會對經濟造成壓力,三駕馬車中的出口和消費同時遇阻,那就隻能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貨幣巨額投放不可避免,造成的結果當然又是通貨膨脹,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中短期的幾點看法:

1、物價上漲不可避免,做好迎接惡性通脹的準備;

2、股票市場沒有上漲空間,貨幣投放的效益會被實際利率上漲帶來的利空抵消;

3、債券收益率上漲,債券價格下跌,投資債券不是好的選項;

4、核心城市的房地產價格依然堅挺,三四線小城沒有機會。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