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的不可能三角:高豬價、集中度提升和持續盈利

由於對豬價下跌的預期,養豬龍頭放量大跌。

新希望總裁說,豬價不會跌到養殖成本以下,這顯然不符合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不知道這位總裁是否出於市值管理的考慮,還是說的真心話。

總成本包括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不隨業務量的變化而改變,也就是養100頭豬,和養1000頭豬,固定成本是一樣的。而可變成本會隨著養豬的規模增加而增加。

當豬價跌破平均總成本的時候,企業就停工瞭嗎?

我覺得未必,因為很多錢剛開始就花出去瞭,比如主場已經建好瞭,這部分投入是收不回來的,叫做沉沒成本。因為覆水難收,不管生產不生產,錢都已經花瞭。

豬價雖然跌破瞭平均總成本,但如果高於平均可變成本,也就是養豬賺的錢能夠覆蓋人員工資、飼料之類,還有正的現金流的話,這時候雖然報表上是虧損的,但這時候生產比不生產強。生產的話,可能隻虧損10個億,不生產的話,就要虧損20億。

不管生產與否,折舊都是要提的,類似地,很多鋼企虧損也要生產,就是因為折舊太大瞭,但現金流是正的話,就不會停工。

這時候,大傢硬著頭皮、咬著牙也要幹下去。

如果豬價繼續下跌,跌破瞭平均可變成本,養的豬越多,虧損就越大,這時候很多養殖戶扛不住瞭,開始退出,市場進入出清階段,豬價開始回暖。

周而復始,不斷循環。

當然,每個養殖戶的成本不同,成本更低的,毛利更高的,剩者為王。

比如挖石油,當原油價格跌到30美元以下,美國扛不住瞭,跌到20元以下,毛子扛不住瞭,跌倒10美元以下,沙特才會緊張,這也是沙特敢打價格戰的底氣。

養豬和一般周期性行業有很大的不同,因為豬的成長需要時間,而豬的消耗卻很快,很多養殖戶根據豬價去調整存欄量,這個本身就有滯後性,短期內的豬價變化,幾乎不可預測,養豬能不能賺錢,很多都是在碰運氣。

如果成本足夠低,能夠穿越豬的熊市,那麼在豬價回暖的時候,一定會率先嘗到甜頭,牧原便是如此。

每次熊市,都是行業重新洗牌的時候,中小養殖戶含淚退出,競爭格局重新變好,龍頭的市場份額明顯提升,所以周期轉而向上的時候,這些龍頭就會明顯收益。

很多養殖戶,都是在高位入場,就像很多新股民都是在牛市開戶的。豬價高的時候,甚至有人賣房養豬,這讓我想起瞭賣房炒股。但是二者有很大的不同,股票買瞭以後,在第二天就能兌現,而養豬要幾個月後才能兌現,這麼看,賣房養豬比賣房炒股的風險更大。

豬肉價格在高位徘徊的時間,遠超預期。因為非洲豬瘟疊加傳統豬周期,再加上怡情和毛衣戰添油加醋。

豬價在高位的時間長瞭,總會給人一種幻覺,認為這是一個暴利行業,豬周期不存在瞭。

在行業景氣的時候,很多人都過於樂觀,高估瞭進入壁壘,低估瞭市場風險。

生豬期貨的出現,會不會消滅豬周期?

我覺得不會消滅,隻是弱化豬周期,因為拿期貨做套期保值的前提,是能夠在交割日有足夠的出欄量,大多數中小養殖戶無法做到穩定出欄,他們無法利用期貨提前鎖定銷售價格,受益於期貨的,隻有像牧原這樣的大企業。

如果豬價維持在高位,很多人會眼紅,不斷入場,這樣一來,集中度難以持續提升,全行業利潤率早晚會下降。

因為行業特性,中小養殖戶會嘗試不斷博弈,造成周期性地循環。

高豬價、集中度提升、持續盈利,構成不可能三角形,這是人性使然,資本的本質是逐利。

豬價下行的時候,牧原可能越跌越貴,上行的時候,越漲越便宜。

牧原作為確定性最好的養豬龍頭,未來還會出現很多機會,等到行業至暗時刻,牧原業績最差的時候,會出現好的買點。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