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終都會死,那麼努力賺錢、結婚生子有什麼用?

你清晨七點準時起床,匆匆忙忙地洗漱、吃早餐、跳上地鐵,開始為生活打拼的新的一天,你有一大堆的人要負責,有一整筐的夢想要實現;

你伴著日漸衰老的父母,看著一天天成長的孩子,三餐四季,日月流轉。

日子一天天地過,突然有一天傳來身邊人逝世的消息,或者社會新聞裡有很多人又死於瞭偶然,你發出連連感嘆,哀嘆世事的無常,深感生命的脆弱,禁不住追問:等終於賺到瞭大錢,或者獲得瞭顯赫聲名,或者娶妻生子、終於生活安穩,這一生就算真的有意義瞭嗎?

為什麼無論是像螻蟻一樣活著,還是稍微活出瞭一點人世的體面,人還是無法抵抗這人生的虛無感,到最終什麼不都是一場空嗎?

1、

周國平曾說,人是唯一能追問自身存在之意義的動物,這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的悲壯之處。

如果生活的意義,隻放眼在吃喝拉撒睡、擁有更多的財富、更美的女人,更多的孩子這些世俗的追求之上,人反而活得有一種坦然。

但這並不是意義,這隻是活著,隻是感覺更良好地活著。

人和動物終究不同,每個人無論活在怎樣的世俗層面,都會有那麼一些困惑的時刻,忍不住去追問除瞭這些以外,人是否還有一個高於生活的意義,支撐著我們心滿意足地活下去。

這個問題通常是不敢想的,也想不出來,因為無論是什麼都逃不出我們終將死亡的事實,關於我們自身的一切故事和努力都將歸零,這足以抹殺一切的意義。

所以有人甚至說,我已經淪為瞭徹頭徹尾的虛無主義者,已無任何口號可以激勵我奮勇爭先,無任何美好理想說服我懸梁刺股,因為已明白我們所看重的、賦予其價值的、爭破頭的東西都是一種虛無。

蘇軾在《西江月》裡寫道:世事大夢一場,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人生如大夢一場,做完瞭就消失在永恒的時空之中,永遠離場。

2、

想到這些,人真的會有點沮喪。

這種讓人抑鬱、冰涼的虛空感可以壓得人的精神垮塌,再無向上的力量。

但最近我聽到一個關於“星雲之眼”的概念,突然覺得豁然開朗。

什麼是“星雲之眼”?

就是從星雲和銀河的角度來看,人類輕渺如煙,根本無足掛齒,四季、陽光、事業、婚姻、情感,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和目所能及的所有生物都微不足道,一切奮鬥都顯得愚蠢,結局和發展都充滿瞭荒謬。

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待世界,就是打開瞭“星雲之眼”,照見瞭自身存在的虛無感。

畢淑敏在一篇文章裡說得好,閉闔“星雲之眼”吧,因為那裡不是你的位置,那是神的位置。那裡很冷,很黑,很荒涼。摒棄那高處不勝寒的孤寂,回到充滿生機又復雜多變的人間。僭越是危險的,我們今生為人,是一種福氣。

能夠在這虛空之中,生而為人,用生機勃勃的力量去給這個冰冷的世界賦予生氣,用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歷去豐富歷史的故事,去愛,去體驗,去活成理想中的自己,就是我們的使命。

追問意義是可怕的,我們更該把眼光收回到人間煙火,收回到去享受生命本身,感恩這浩瀚宇宙,茫茫時空之中短暫的時光和機緣讓我們停留,讓我們感受。

3、

傅首爾曾經有句很搞笑又經典的話:不要看破紅塵,紅塵本來就是破的。

雖然是個段子,但也說出瞭世事的真相。世界其實一直是這個樣子,如何認識隻在於你看待的角度,感悟的位置。

既然萬物歸一,殊途同歸,我們隻能在紅塵之中,選擇一種讓自己覺得舒服、或者熱氣騰騰、或者安寧淡然的活法。

前幾天我看到薇婭的一段宣傳短片,覺得特別打動人心:一個女孩要經歷多少批評才能順利長大?

小時候,媽媽說女孩子嘴巴要甜,叔叔阿姨才會喜歡你;

10歲時,第一次剪短發,他們說女孩子要長發飄飄才好看;

18歲,我去北京打拼,他們說女孩子做老師多穩定;

24歲,他們說女孩忙什麼事業,結婚生子才是大事;

30歲,他們叫我別折騰瞭,我覺得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我見過70歲仍然可以塗口紅穿大露背的洋氣女性,也見過皮膚黝黑背著行囊徒步遠方的姑娘,如果問我女孩什麼時候最美?我會說,在不被定義的任何時候!

如果生命本來就在虛無之中,如果每個人的人生隻是一段有去無回的旅程,那麼到底誰有資格去評判他人的一生是對還是錯?誰能定義他人的一生是否值得一過?

地球上幾十億人,隻要不違反法律、不傷害他人,每個人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按照自己的心願規劃這一程,就是最好的人生。

閃耀或者平凡、結婚或者不婚、愛或者不愛,都是你的選擇,但願你在生命虛無的大背景下,放下悲觀的執著,看透世事的無常,並熱氣騰騰地活著。

放下對意義的困惑,享受你的生命吧!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