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中美開辟另一個戰場,位置重要堪比心臟

歐亞大陸的心臟是何處?

誰都知道是在中東,如果中東戰火紛飛,石油產業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二戰之後歷時半個多世紀建立起來的歐亞(歐元區、日本、中國、印度、韓國等)工業產能就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我們現在處於商品過剩的時代,那時立即就會進入商品(包括食品)短缺的時代。

所以,將中東稱呼為歐亞大陸的心臟一點不為過。

8月14日,以色列宣佈與阿聯酋實現關系正常化,主要推動者特朗普因此被挪威相關人員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約一個月後,以色列再次宣佈與巴林實現外交關系正常化。或有人說巴林是個迷你國傢,人口隻有160多萬,這事沒那麼重要。但以色列與巴林實現外交關系正常化與阿聯酋與以色列建交的意義是一樣重大的,因為巴林是什葉派為主的國傢,這意味以色列未來可以和包括伊拉克(什葉派為主)在內的所有海灣阿拉伯國傢都實現外交關系正常化。

這一消息傳到東方,謠言卻說有人直接爆瞭粗口,這是為什麼?

自從2015年普京指揮俄軍(主要是空軍)進入敘利亞之後,美軍在中東的影響力明顯下降,根源就在於普京可以協調伊朗、敘利亞政府的軍事行動,也可以部分協調土耳其和伊拉克。但對美國來說,卻無法調動自己在中東的全部力量,根源就在於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傢之間的敵對矛盾。

要說在中東最恨伊朗的國傢,一定是以色列,因為伊朗高官多次說到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可想而知這是多深的深仇大恨。最想清除伊朗核設施的國傢也一定是以色列,因為雙方是你死我活的關系,以色列的國土過於狹窄,一旦遭到核攻擊,就是毀滅性的。

但以色列卻難以有力地打擊伊朗。

在周邊的阿拉伯國傢中,以色列隻與約旦和埃及分別於1979年和1994年實現瞭外交關系的正常化,與周邊其它阿拉伯國傢都不是友好國傢,也沒有外交關系。這就形成瞭這樣的局面:以色列需要防備其它阿拉伯國傢的敵視,用空軍攻擊伊朗時還要躲開阿拉伯國傢的雷達、穿越它們的領空(主要是沙特和伊拉克),很容易暴露自身的行蹤,對伊朗的威脅下降;相反,伊朗卻可以借助阿拉伯國傢作為跳板,威脅以色列,敘利亞現在所發揮的就是跳板作用。在這種局面下,雖然以色列可以不斷轟炸伊朗駐敘利亞的軍事設施,表面看起來也風光無限,但自己卻是非常被動的,因為一旦伊朗反擊就可以直接攻擊以色列的本土!而以色列卻隻能直接攻擊敘利亞,對伊朗本土的攻擊能力則受到限制。

這也讓美國兩邊不討好。地球人都知道,海灣王爺們最不缺的就是錢,最缺的就是安全,他們做夢都想購買美國最先進的武器武裝自己。但以色列堅決反對,因為海灣國傢的武器越先進,在敵對的情形下自己受到的軍事壓力越大,以色列也就越難穿越它們的領空進入伊朗,當王爺們借助美國的先進軍備在傢裡都可以看到以色列飛機穿越自己領空的時候,備不哪個王爺就將電話打到瞭伊朗。結果,王爺們對特朗普不肯將最先進的武器賣給自己有意見,內塔尼亞胡對特朗普與阿拉伯國傢之間的任何軍售也都有意見,特朗普就隻剩下生悶氣瞭的份瞭。

這是一種不對等的對抗。

但伊朗構建跳板系統(有些媒體稱呼為什葉派之弧)是需要維持高額支出的。近些年俄羅斯經濟不景氣,無法支持伊朗,普京似乎也隻會從別人兜裡掏錢,還沒學會掏錢給別人;伊朗在美國的封鎖下自己也朝不保夕,很難想象構建和維持這樣大的佈局沒有背後的支持。比如:伊朗要使用敘利亞這個跳板,就必須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維持很強影響力,而影響力的背後一般是美元和軍援,隻有如此那些山頭林立的地方武裝才會支持伊朗,保護伊朗至跳板之間的通道、供給站、武器庫等。我們經常看到有報道說,以色列轟炸瞭伊拉克的某些地方,目的就是破壞這些通道、供給站和武器庫。

背後的支持來自哪裡?好在伊朗的朋友並不多,相關消息也不多。記得曾經看到過這樣的報道: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的消息稱,大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與伊朗國防部長德赫甘於2016年11月14日在德黑蘭會見並簽訂瞭軍事合作協議,協議包括擴展兩國的防務合作、交流軍事經驗,尤其在軍事人員培訓方面,以及在與恐怖主義和地區安全威脅鬥爭問題上進行全面協作。

協議執行的力度到底有多大,外人不會知道。但美國不斷以伊朗問題為由制裁大國相關企業,人們自然可以思考背後的內涵;同時,國內外媒體都有報道,大國是伊朗原油的主要客戶,背後的協作應該不會少;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增強,以敘利亞為跳板威脅以色列,就限制瞭以色列的活動空間,美軍在中東就隻能承擔更多的任務、就隻能深陷中東,也就無法大規模調動到亞洲執行印太戰略,這符合大國的利益。綜合這些諸多因素,估計協議不會是一紙空文,應該是伊朗實施“跳板戰略”的一塊墊腳石。

在這個戰略中,伊拉克、敘利亞、沙特、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傢自己雖然沒有對以色列進行任何直接的軍事行動,他們中的一部分甚至還因宗教問題是伊朗的敵人,但卻在事實上成為瞭伊朗的好幫手,要麼對伊朗起到瞭緩沖帶作用,要麼就是跳板作用,這是這項戰略佈局的精妙之處。一個高明的戰略佈局絕不僅僅是將自己的力量充分調動起來,也能將敵方的力量利用起來為實現自己的目的服務,這才是高超的戰略戰術。

這裡的關鍵癥結就在於雖然沙特、阿聯酋、科威特等國和以色列都是美國的盟友,很多國傢也都有美軍駐紮,但盟友之間卻無法實現關系的正常化,就形成瞭互相拆臺的效果,美國在中東的控制力就遭到瞭嚴重的削弱。所以,自從2015年俄軍進駐敘利亞之後,普京搶到瞭中東的主導權。普京可以搶到主導權的基石是伊朗,因為俄軍主要是空軍,在2015年以前敘利亞政府軍幾乎被IS打的潰不成軍,陸地上的戰局主要是伊朗支撐的。

當美國推動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甚至沙特、伊拉克實現外交關系正常化之後,伊朗花費無數財力、軍力所構建的“局”就破瞭。

伊朗會突然發現自己的緩沖帶沒有瞭。一般來說友好國傢之間容易相互開放領空,以色列的F35就可以大搖大擺地飛躍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傢進入伊朗,這對伊朗肯定是災難。如果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等國的關系更進一步,以色列甚至都可以使用它們的軍事基地(以色列會為它們提供軍事保護,互惠互利),伊朗做夢的時候炮彈都可能落下來。以色列將伊朗對付以色列的跳板戰術,反過來用在瞭伊朗身上,這有點像金庸先生筆下慕容傢的“以彼之道,還之彼身”。到那時,伊朗還能借道伊拉克進入敘利亞威脅以色列嗎?越來越難,因為以色列在伊拉克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加上以色列的強硬手段,各地方勢力(尤其是領導人)要繼續支持伊朗,心中可要仔細掂量。那時,伊朗再也沒有瞭發展核武器的空間,任何核設施都會被以色列清理的幹幹凈凈。對於伊朗來說,以色列步步進逼的腳步,類似是死神的腳步!

從地緣來說,當以色列與沙特、伊拉克、阿聯酋、阿曼等國傢實現瞭關系正常化之後,美國就可以將它們的力量整合在一起,這一集團化的力量幾乎占據瞭整個中東的核心地區(見上圖),對伊朗的壓力巨大,伊朗對美國和波斯灣諸國的威脅就急劇下降。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幾個月就會有美國從中東繼續撤軍的消息傳來。

面對以色列與阿聯酋和巴林建交的消息,意味著以往構建的局被破,相當於武林高手練功的罩門被對手找到、攻破,以往的美元、軍援付之流水,能不爆粗嗎?

另外,以色列是美國在地球上最鐵桿的兄弟,當以色列與沙特、阿聯酋等國傢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之後,以色列就成為美國在海灣地區的守夜人,這就意味著石油美元的地位更加穩固,一旦美國將任何一個歐亞國傢剔除出美元交易體系,就意味著徹底買不到海灣的石油——這就是“心臟”的作用——意味著歐亞相關國傢的工業體系被爆,然後就是財政破產、貨幣報廢、軍事機器熄火。

對於美國來說,不僅可以減少海灣駐軍,伊朗受到的軍事壓力更大,石油美元的地位更穩固,少花錢多辦事,這是典型的商人風格,一切都以成本與效益來核算。

2016年11月14日的協議是一方主動出招,佈下一個精妙無比的局,讓美國陷入瞭處處被動,也讓以色列陷入瞭戰略被動。特朗普籌劃瞭近四年之後(當然還有協調和行動的過程。自以色列1948年建國以來,就與阿拉伯國傢長期處於戰爭狀態,調解巴以矛盾是世界性難題),終於找到瞭破解這個局的“罩門”所在,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建交就成瞭破解之招。

看看下一步東方與伊朗再出什麼殺招——其實,大國博弈就像是下棋一樣你來我往,精彩紛呈。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