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正大光明“打劫”1500億的包商銀行破產的背後

劃船不用槳,一生全靠浪,大傢好,我是浪哥,一個做事堅持能動手就別吵吵原則的硬殼男人。最近收到徽商銀行寄來的信用卡,說全面接受包商銀行的業務,在網上一看才發現包商銀行破產清算瞭,後面查瞭查資料才知道包上銀行並不是中國銀行破產的第一傢,那我們接下來就來看看這件事情。

我們這篇文章分成以下幾點來分析:

1、中國銀行破產有幾何?

2、包商銀行破產的背後原因?

3、銀行破產之後儲戶存在其中的錢怎麼辦?

中國銀行破產有幾何?

中國銀行破產的第一傢是:海南發展銀行。

1988年,海南經濟特區成立,讓中國這片大地上所有的眼睛都盯上瞭這寸土寸金的土地,在這一年,我之前一篇文章的主角農夫山泉的創始人鐘睒睒也來到瞭這裡,可見到時這是中國經濟的熱土,拼搏發財的聖地。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說要堅定不移的發展市場經濟,之後提出加快住房市場化改革,就這樣身為經濟特區的海南,一時間湧出4萬多傢地產商,註冊資本500億,占全國房產企業的15%,整個中國瘋狂傳遞著:“要發財,到海南;要發財,炒樓花”,所有的資本都湧入海南的房地產,這樣海南的房地產暴漲,從1988年的1350元/每平米到1993年的7500元/每平米,整整翻瞭5.5倍,當年的職工平均工資3236元,而當時北上廣深一直到98年還在5000以內。

在房地產的泡沫中,海南的銀行也沒有意識到危機,不斷的貸款給開發商建房,給購買者買房,而此時中央發出指令,停止房地產上市,全面控制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海南房地產市場最黑暗的一天來臨瞭。

海南房地產政策的突然收緊,讓海南的房價跳水,迎來的是房地產商和個人破產,而銀行放出的貸款全部變成壞賬,手上剩下的就是一堆沒有建完的爛尾樓加上跌無止境的商品房,銀行、信用社於是就資不抵債,入不敷出,為瞭維持現金的流入,開出高額的儲息,最高的25%的年化存款利息,就這樣不斷的發酵,不斷的借新還舊,這些銀行和信用社不斷的惡性循環。

當泡沫破滅時,所有的信用社陷入嚴重的資金困難,發生瞭儲戶的擠兌風潮。

1995年8月,中國信托產業進行第四次調整的形勢下,海南發展銀行正式成立,註冊資本16.77億,銀行由海南市政府控股,而這時正好趕上海南樓市泡沫。政府為瞭整頓本地金融市場,海南發展銀行就接收瞭4傢信托公司(蜀興信托投資公司、海口浙瓊信托投資公司、海口華夏金融公司、三亞吉亞信托投資公司),這4傢信托公司資不抵債,負債驚人,此時才創建沒多久的銀行已經背負瞭50億債務。

經過銀行的努力發展,1996年底的時候海南發展銀行整個銀行的資本規模在86億,償還59%的歷史債務,全面實現利潤1.25億,是海南省內存款最多的銀行。而這繁榮的背後是海發行15%的存款利息,五年期存款利息到22%,高速發展的背後隱患迭起,此時的海南的金融市場已經是群魔亂舞,大廈將傾,瀕臨崩潰。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從東南亞席卷到國內,大傢對整個金融系統失去信心。同年底,海發行又接收瞭28傢資不抵債的信用社,這一舉動無疑成為壓死海南發展銀行的最後一根稻草。此時當28傢信用社的儲戶開始擠兌時,原來銀行的儲戶也開始擠兌,很快出現瞭無法兌付的現象,引發連鎖反應,更大的擠兌來臨,引起儲戶的大面積恐慌。

中央為維持地方穩定,向海南發展銀行撥付34億人民幣之後,因為無法彌補資金缺口,最後也停止撥款,此時的海南發展銀行已是無力回天,等待他的隻有破產清算。

1998年6月20日,人民銀行最終宣佈關閉海南發展銀行,成為瞭新中國史上第一傢破產倒閉的銀行。

在隨後的破產清算中,個人存款被轉給工商銀行,而公司的存款,因為當時沒有銀行存款保險,於是時至今日,也就不瞭瞭之。

中國銀行破產的第二傢: 汕頭市商業銀行。

汕頭市商業銀行是1997年汕頭13傢農村信用社組合而成。它的破產主要原因是高息攬存、挪用資金和賬外貸款等問題,出現瞭儲戶大量擠兌時,無法兌付。於是成立4年的,汕頭市商業銀行迎來瞭自己的破產,但是由於隻影響到汕頭市,所以影響比較局限。

中國銀行破產的第三傢:包商銀行。

包商銀行破產的背後原因?

1998年12月28日,包商銀行成立,它的前身是包頭市商業銀行。在同年,海南發展銀行破產瞭。

1995年,國務院決定撤並城市信用社,吸收地方財政、企業參股,組建城商行。於是我們的主角明天控股的肖建華,趁著這股熱潮,入股包商銀行。

而後的時間裡,肖建華通過成立不同的公司來參股包頭商業銀行,到最後明天系的控股高達89%,成為實際意義上的絕對控股股東。

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購買商業銀行股份總額5%以上的,應當事先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而《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加強中小商業銀行主要股東資格審核的通知》中規定,主要股東包括戰略投資者持股比例一般不超過20%。

包商銀行公司結構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層的“三會一層”組織架構健全,分工明確,規章制度一應俱全,但是這隻是形式上的管理,表面文章,而這表面的背後是“大股東控制”和“內部人控制”。明天系在包商銀行扶持代理人李鎮西,在從02年到19年這17年期間,李鎮西一直把持著整個包商銀行的運作,他是事實上的內部控制人和大股東代理人,董事會、黨委、經營決策層皆直接聽命於他,於是風險管理部門失去決策權和一票否決權,股東監督機制和風險控制決策權都已經名存實亡,包商銀行所有的運作全都要聽從明天系的指令。

明天系在完全掌控包商銀行之後,從2005年到2019年,這長達14年的時間裡,成立209傢空殼公司,利用空殼公司從包商銀行貸款347筆,從中套取1560億,之後旗下這些空殼公司不斷與上市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互相交易,塑造高科技概念,偽造業績,套取、轉移上公司資金,炒作股票價格,收割韭菜,並不斷收購上市公司,最終成為一個持有金融全牌照的中國最大的民營金融控股公司,涵蓋證券、銀行、保險、信托、期貨、PE、基金等機構的完整金融產業鏈,市值高達30000億。

明天系的金融帝國

我們從上面的架構中,可以看到明天系在整個中國金融市場的龐大規模,也就不奇怪他能從包商銀行套走1560億元瞭,而這1560億,每年的利息就高達百億,而這些公司本就不打算還錢,於是這筆千億貸款全部變成不良資產。

在這些控股或者參股公司中,沒有明天系直接控股,都是由分散的中間持股公司持有,而這些中間的持股公司分成多層,而且肖建華並不會直接去控股這些公司,導致明天系的控股公司非常隱秘。

我能找到的包商銀行的數據隻有包商銀行發佈的《2019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截止到2018年9月,包商銀行資產總額5358億,負債總額5034億,吸收存款2293億,同業負債2211億,我們可以看到此時的包商銀行的資產和負債在他們的披露中是大體相當,但是我們並不知道這其中真正的數據,隻能吃瓜瞭。

2020年8月6號,央行宣佈包商銀行資不抵債,正式申請破產。從調查中發現,包商銀行存在巨額的資不抵債缺口,接管時已出現嚴重的信用風險,若沒有公共資金的介入,理論上一般債權人的受償率將低於60%。我們從當天發佈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包商銀行風險處置中看:

我們從報告中可以看到:

1、包商銀行的儲戶中個人用戶占大多數,而為瞭維護金融市場平衡,個人用戶和絕大多數用戶的債權予以全部保障,我們可以看出來絕大多數人的儲蓄存款是可以得到全額保障的。

2、嚴肅市場紀律、逐步打破剛性兌付,對大額機構債權提供平均90%的保障,我們可以看出來國傢正在打破剛性兌付,銀行儲蓄並不是保本保息的,銀行也是存在風險的,投資就存在風險,並不能完全保本保息,這大概是國傢給出的信號,讓儲戶註意存款有風險,要自己合理評估風險。

3、包商銀行的業務被蒙商銀行和徽商銀行承接,銀行業務、資產和負債都被兩傢銀行接管,所以和包商銀行存在的業務也都需要和這兩傢銀行接洽,不要想著銀行破產就不用還銀行錢瞭。

銀行破產之後儲戶存在其中的錢怎麼辦?

2015年5月,國務院發佈的《存款保險條例》: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傢投保機構所有被保險存款賬戶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並計算的資金數額在最高償付限額以內的,實行全額償付;超出最高償付限額的部分,依法從投保機構清算財產中受償。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現行)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

也就是說:銀行破產,個人本息50萬以內的部分全額賠付,超過50萬的部分不會全額兌付,要根據銀行破產清算之後的資產來確定這部分的賠付,剛性兌付沒瞭,存款也有風險瞭。

註意:小銀行一個身份證就存至多50W,反正小編沒這麼多。

假如大傢喜歡,歡迎關註點贊評論,假如想看明天系肖建華的商業發展,明天系這個隱藏超級金融帝國!請給我留言,我會整理搜集資料為大傢揭開這神秘面紗。

本文由後浪普拉斯原創,歡迎關註,帶你一起長知識!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