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剛成德國最大出口國, 美媒就開始渲染“中國威脅論”

[編譯/觀察者網 鞠峰]

日前,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德國第一大出口市場,中德兩國間的貿易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值此之際,美國《華爾街日報》卻為德國趕制出一份“中國威脅論”,通過渲染中企近年來的發展,將中國刻畫成“德國的競爭對手”,挑撥中德貿易夥伴關系的意圖明顯。

《華爾街日報》17日報道稱,近幾十年來,一種讓德國經濟與中國掛鉤的“非正式夥伴關系”正在瓦解,這威脅著德國——乃至整個歐洲——後疫情時代的恢復,因為那個亞洲大國正在強力崛起。

報道解釋道,這種關系就是德國為中國提供機械設備,助力中國經濟增長;同時,德國的經濟也從金融危機後快速恢復。報道援引一些德國商界人士說,這個模式很快行不通瞭,因為中國從夥伴變成瞭競爭對手。

報道稱,多位德國經濟學傢預測,今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縮水5.8%至7.1%——這比絕大部分西方國傢都要好,但跟中國預計增長2.5%的GDP相比,情況要糟糕得多。

《華爾街日報》直言,德國出口商雖然從復蘇的國際貿易中獲益,但沒有10年前從中國那裡賺得多瞭。7月,德國出口同比下降11%,而中國的出口已經連續兩個月同比增長瞭。

有德國商界人士分析稱,這種情勢的扭轉,部分原因是中方鼓勵國內制造商生產更精密的儀器,導致中國設備比“高端的德式生產資料”更有競爭力。而此前,兩者根本不在一個水平。

報道稱,對於德國的出口商,這不僅意味著把東西賣給中國更難瞭,而且中國的各個公司接連“冒出來”,變成瞭競爭對手。

第一個感到“陣痛”的是海瑞克(Herrenknecht AG),這是一傢生產隧道挖掘機的德國傢族企業。

進入21世紀後的頭15年,海瑞克從中國的基建項目中賺得“盆滿缽盈”,營收翻瞭6番,達13億歐元。但據《華爾街日報》,最近4年,“中國大型建設公司開發瞭自己的挖掘機,不用買他們的產品瞭。”

“中國公司甚至在國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他們的價格低得離奇,”海瑞克發言人阿奇姆·庫恩(Achim Kuehn)稱,“歐洲驚訝於他們的發展速度。”

報道稱,之前中國需要從德國進口工業機器人、工廠設備等,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品制造國,德國公司對於兩位數的營收增長,早已習以為常。本世紀頭幾年,德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甚至超過中美。

而現在,中國公司把風力渦輪機賣給法國、公交車賣給挪威、電網賣給波蘭、先進的工業機械出口世界。在高端制造業的核心產業,中國也與德國公司拉近瞭距離。哈威液壓公司(HAWE Hydraulik SE)主席卡爾·豪斯根(Karl Haeusgen)說,在液壓泵等產品領域,來自中國的競爭越來越多。

“中國不是發展中國傢,根本不是。它是一個老牌的、一流的制造業國傢。”豪斯根雖然沒有理解發展中國傢的界定方式,但是感嘆中國制造業的強大。

德VDMA機械工程產業協會的烏爾裡希·阿克曼(Ulrich Ackermann)說,“中國企業成為第一隻是時間問題。”

報道舉例指出,去年年底,中車唐山擊敗西門子等公司,拿下葡萄牙第二大城市的18條輕軌網絡項目,成為首個得到歐盟國傢軌道交通項目的中國企業。當地政府發言人稱,中車唐山因價格、技術質量、設計而中標。

在對中企近年來的發展進行瞭一番渲染後,《華爾街日報》還拋出瞭這樣的論調:一些德國企業人士希望政府效仿特朗普,對中國企業進行打壓。

事實上,連續4年,中國都是德國在全球最大的貿易夥伴。然而《華爾街日報》對於“夥伴”一詞的理解、或者說惡意曲解,還停留在中國是“世界工廠”的時代。

與《華爾街日報》論調不同,德國媒體報道稱,4月至6月,德國對中國的出口總額接近230億歐元,德國對中國的季度出口首次超過對美國和其他國傢,德國出口商對中國業務的依賴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

對此,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7日表示,中德長期互為各自所在地區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根據德方統計,2016年以來,中國成為德國在全球最大的貿易夥伴,今年二季度,中國成為德國第一大出口市場。

“中德貿易的快速發展,既得益於兩國雙邊關系良好、經濟優勢互補,也得益於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中德貿易發展的格局,是兩國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和世貿組織規則合作共贏的結果,滿足瞭雙方的市場需求。他說。

高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德積極開展醫療物資合作,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為人員和貨物跨境流動提供便利,為中德貿易的平穩發展創造瞭有利條件。9月14日晚,中德歐領導人舉行視頻會晤,為下階段中歐關系發展指明瞭方向。我們願與德方共同努力,認真落實好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推動中德和中歐經貿合作提質升級,釋放更多發展機遇,為全球經濟復蘇註入新的動力。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