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購買力,中國GDP為23.46萬億國際元,那美國、印度、日本、俄羅斯呢?

標題中出現的“國際元”,這是什麼東西?這並非是一種真實的貨幣,隻是用在“購買力平價體系中的假定貨幣”。通常情況下,我們對比各國經濟總量大小時,必須將其兌換成同樣的貨幣,才能分出大小。

比如,1萬億人民幣、1000億歐元、2000億美元、10萬億印度盧比、8萬億俄羅斯盧佈、70萬億越南盾、100萬億日元……,這些數字差異很大,若不將其換算成統一的貨幣,那根本無法對比大小啊。

當前常用的辦法就是按照平均匯率,折算成美元。但有些經濟學傢認為,美元經常被高估,其他國傢的貨幣經濟被低估,將各國、地區的GDP統一換算成美元,經常會高估美國,而低估其他國傢。

於是IMF、世界銀行等機構就創造瞭“國際元”,多邊購買力平價比較中,將不同國傢的貨幣轉換為統一貨幣的方法。這種虛擬的貨幣不必有實體貨幣的樣子,也不必有具體的銀行來發行。

隻須有一個信息中心收集各國的經濟情況,及時算出國際元與其他各國貨幣的“按購買力比價”。比如1國際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1國際元相當於多少日元、多少歐元、印度盧比等,就可以通過這個國際元,對比各國經濟總量。

想法很好,但當前世界銀行采用的國際元,依舊以“美元的實際購買力”作為換算過程中的基準貨幣,即“國際元,相當於國際美元”。所以,南生在以前的購買力相關文章中,也就寫成瞭美元。

簡單介紹瞭當前的國際元也就是國際美元(美元的實際購買力)的現狀後,再分享下:世行公開的按購買力核算的GDP——第一名是咱們中國,按購買力計算,中國的GDP大幅提升至23.46萬億國際元。

按購買力,美國降到瞭第二名。2019年的GDP約為21.374萬億國際元(也就是21.374萬億美元,但與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略有差異)。由於國際元也是以美元的實際購買力為基準,所以美國GDP並未發生改變,還是和匯率體系下是同一個數值。

雖然按購買力,中國經濟增速已超過瞭美國,但由於中國人口眾多,在2019年超過瞭14億,而美國人口隻有3.282億。所以,在購買力體系下,中國人均GDP也仍然是大幅低於美國。

第三名變成瞭印度,按購買力其GDP高達9.61萬億國際元;日本降至第四,約為5.459萬億國際元;德國變成第五名,GDP約為4.66萬億國際元;第六名是俄羅斯,約為4.28萬億國際元。俄羅斯官員認為,今年其經濟增速有望超過德國,按購買力其經濟總量也或將超過德國,升至全球第五名。

排名大幅上漲的還有印度尼西亞,按購買力其GDP達到瞭3.329萬億國際元,全球排名大幅提升至第七名(按匯率,印尼在2019年排16名);第八名是法國,約為3.315萬億國際元,之後是英國的3.255萬億國際元,巴西的3.22萬億國際元……

其他國傢不再一一介紹,總之按購買力,除瞭美國的經濟總量不變外,其他國傢的經濟總量基本都上調瞭。這也從側面說明在匯率體系下,美元通常是被高估的。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大數據下中國境內的物價要比美國更低一些。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