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型支付“橫空出世”,顛覆支付方式?支付寶、微信猝不及防

業內資深從業者深度剖析!原創內容、請勿抄襲。

文|薰兒

前言

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瞭快30年,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稱全球第一都不為過,同時因為有華為等科技公司,國內的數字經濟大踏步地發展。

數字經濟不同於傳統經濟,它基於互聯網,首先硬件設施要跟得上,這一點國內做得頂呱呱;其次就是在應用層面上要能夠刺激消費者,拉動就業,帶動整個制造業的發展,這一點,國內的信息流企業做得也很好,尤其是字節跳動,主動推送的信息流。

但是有一個問題要解決,尤其是移動支付的安全問題,而央行新型支付的“橫空出世”,正是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令支付寶、微信猝不及防。

一、貨幣的發展史與銀行的反應過慢

貨幣就是一般等價物,在原始社會末期,物物交換實在是太麻煩瞭,人們用貝殼等充當一般等價物;後面用貴重金屬來替代,如金銀銅;因為全球范圍內政府的普遍建立和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又出現瞭以政府公信力,強制使用的紙幣。

買賣才從來都是面對面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種交易的方式從來沒有變過,即使後面出現瞭銀行卡,但是支付交易還是掌握在銀行手上。但是移動支付的方式——二維碼的出現,尤其是“二馬”(馬化騰、馬雲)商業嗅覺的敏銳,以及銀行方面的遲鈍,讓銀行錯失瞭機會。

並且“二馬”為瞭延續這種輝煌,現在又大力地推廣生物識別技術——刷臉,既可以兼顧移動支付的便捷,又可以消除二維碼支付帶來的風險。央行也是很擔憂這一點,畢竟結算業務中間多瞭“二馬”,環節過多,有風險。

二、央行新型支付“橫空出世”

像上面說的,“二馬”雖然很成功,但是是影響到瞭銀行,同時“二馬”跟銀行比起來,還是缺乏保障——四大銀行,是由政府部門直接管控的,有公信力。

不過,銀行的結算方法又有點落後,不適用於大數據時代,因為它是以銀行為中心的結算方式,一旦銀行數據出瞭問題(將來5G數據太多瞭,一定會出問題),所以有區塊鏈的概念;雖然比特幣有風險,但是區塊鏈的概念政府是支持的。

區塊鏈是一種分佈式的數據,每個人都是數據中心,所有人都成瞭一個聯動的“生物體”,牽一發而動全身,所有人的數據實時改變,即使一個人出瞭問題,都可以很快被“生物體”糾正。把貨幣建立在區塊鏈的技術上是極好的。

日前,央行的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在和美團、嗶哩嗶哩探討名為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CEP)的虛擬法幣在現實世界的使用,相關細節還沒有敲定。這種支付手段是前所未見,可謂是“橫空出世”,一下子,支付寶和微信是猝不及防啊,不要緊,蘋果支付也猝不及防。

總結:蘋果庫克:又關我事?

馬化騰和馬雲猝不及防是應該,但是又關蘋果公司的庫克什麼事呢?因為在蘋果手機上,蘋果很“流氓”,要求APP開發者必須用蘋果支付結算,再由蘋果跟微信、支付寶對接,中間收取30%的手續費。

這次央行出手,蘋果公司如果還敢收“蘋果稅”,那簡直就是太歲頭上動土,別忘瞭,中國的不可靠實體禁令已經實行瞭。

目前,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CEP)的虛擬法幣計劃尚未落地,你們認為蘋果有可能會發生改變嗎?歡迎下方留言。

說瞭這麼久,你懂我意思吧?那就意思意思

——關註薰兒,瞭解更多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