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在營P2P平臺僅剩15傢,監管加大力度打擊惡意逃廢債!

9月14日,在銀保監會新聞通氣會上,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馮燕表示,截至今年8月末,全國在運營網貸機構為15傢,比2019年初下降99%,借貸餘額下降瞭84%,出借人下降瞭88%,借款人下降瞭73%,網貸機構數量、參與人數、借貸規模已連續26個月下降,網絡借貸領域風險持續收斂。

就在一個月前,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回答央視新聞問題時曾表示,截至今年6月末在營P2P平臺為29傢,專項整治工作可能年底就會基本結束,轉入常規監管。僅僅過瞭兩個月,在營P2P平臺數量就減半,隻剩15傢,不經令人唏噓,要知道,在P2P行業的高峰時期,在營機構的數量超過5000傢。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馮燕還表示,網貸風險整治雖取得進展,但要充分認到後續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再加上疫情影響,剩餘運營機構“三降工作”進展緩慢,存量風險依然艱巨,退而不清、退而難清的問題存在。下一步,各地區各部門要將處置存量風險作為後續較長一段時間的核心工作來抓。一是每傢機構的處置責任要落實到專班。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制定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二是各地要持續完善停業機構的資產處置。在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多措並舉,提高資金清償率和返還效率,最大限度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三是各地加快落實機構轉型試點工作。目前部分地方批設網貸機構轉型為區域類小貸公司,網貸機構轉型為全國經營的。在依法合規前提下,各地要加快轉型進度。四是加大對借款人惡意逃廢債打擊力度。截至2020年8月末,已有200餘傢網貸機構接入央行征信系統和百行征信,加快推進網貸信用信息,完善失信借款人聯合處置。下一步,征信部門將和各地進一步加強配合,加快推進網貸信用信息納入征信系統進程,完善失信借款人聯合懲戒機制。五是研究建立互聯網金融長效機制。充分總結互聯網金融和網絡借貸經驗教訓,堅決落實“金融業務一定要持牌經營”的要求,與各地共同研究建立網絡借貸增量風險和非法金融業務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體制機制,從源頭上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