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夫妻能走多遠的,究竟是什麼?心理學傢這樣說

夫妻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關系之一,錢是夫妻之間維系關系的工具之一,但是錢不是夫妻之間唯一的紐帶。支持夫妻關系長久的東西,其實另有他物。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夫妻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要建立夫妻關系?夫妻關系和單身狀態到底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隻有回答好瞭這三個問題才能明白夫妻關系背後究竟需要哪些因素的支撐。

先來回答一個問題,夫妻的本質是什麼?它是一種建立在對等基礎上的最深層次的無血緣的關系。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對等。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建立夫妻關系?因為彼此對對方有所需要,這種需要是其他關系不能代替的。

第三個問題,夫妻關系和單身狀態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本質區別在於聯系的緊密程度和道德約束。

通過回答這三個問題,究其細節,可以總結出婚姻的支撐關系因素。

對等

對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方面是對世界的認知和對人生的追求。許多人會認為這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是這才是最現實的因素,並且是可以決定後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對世界的認知最高級的狀態叫做世界觀,世界觀是一個系統的觀點,許多人對世界的認知不夠系統所以沒有世界觀,但有認知也可以當作衡量的標準。

普通人的認知也包含瞭很多方面,比如錢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傢人愛人朋友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物質需求到底有多大,人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我可以用哪種技能或能力與環境聯結。

具體可以表現為,對物質對人的態度,興趣愛好,生存技能等等。舉一個通俗的例子,一對情侶,其中一個認為這個世界是通過利益聯結的,所以和周圍人互動的方式主要是送禮;

另一個認為這個世界是通過情感聯結的,所以和周圍人互動的方式主要是情緒共鳴。

當這個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一個用送禮表示對對方好,另一個用關系體貼的方式對對方好,其實兩方都會感覺對方不好,沒有滿足自己需求點,從而不能長久,所以在對世界的認知方面需要大致對等。

其次,人生的追求需要大致對等。如果一個人追求為社會做貢獻,服務社會改造社會,另一個人追求傢庭美滿,每天固定上下班過小日子,那麼這兩個人如果不相互妥協大概率是不能長久的。

而相互妥協的後果就是生活在不甘心和抱怨當中,放在21世紀這樣一個多選擇的世界裡,長久的妥協是不現實的。

在對等方面其實包含瞭一個哲學問題,那就是究竟是環境造就瞭人還是人造就瞭環境,其實人和環境是互相影響的。

所以,在考察一個人的認知的時候還是需要結合現實狀態,從多方面的去瞭解這個人的成長過程,才能對雙方的認知和追求有更深層次的把握。

穩定且獨特的彼此需求

這個就回答瞭最開始提出的第二個問題。雙方建立關系一定是因為有需求,但是有需求不一定是夫妻,也可能是朋友、客戶、親人。想要長久必須穩定,想要成為夫妻就必須獨特。

因此,對這個需求的要求就很高瞭,可以分為兩點,第一個是性需求,第二個是欣賞需求。

這兩點也是針對21世紀的夫妻而言,古代因為選擇面窄,就算兩個人最開始不合適也不會離婚,活生生被逼出需求。

但現在社會選擇太多,夫妻關系的建立必須有性和欣賞的需求。其中,欣賞分為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具體包括一個人的能力、審美、人品、物質條件等。

在現實生活中,一旦雙方開始看不見對方的優點,少瞭那份欣賞隻有嫌棄和看不順眼的時候,這段關系也快要接近尾聲。

並且,這種欣賞是獨特且持久的,比如,其他人都認為你的另一半非常蠢,常常自己掏腰包救濟別人,隻有你認為他有一顆赤子之心。

所以,這種欣賞需要你對自己的需求有明確認知,如果你對自己的需求和認知不明確,那麼可能會在初期認為他有赤子之心,但是隨著周圍的聲音也逐漸變為覺得他蠢。

有道德約束且聯系緊密

有道德約束很好理解,可以試想如果沒有道德約束,男女關系會發展為什麼狀態。聯系緊密是從聯結的頻率上來衡量的。

如果你們之間擁有瞭對等、欣賞和性,那麼聯系緊密就是再給這種關系加上一個量的尺度。但是緊密並不意味著天天膩在一起或者天天打電話。

它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現實物質的緊密,另一個是精神上的緊密。物質的緊密很好理解,你們之間物質價值的交換的頻率,交換並不單指互動禮物,還包括瞭一起買菜,一起買房等共同消費。

同理,精神的緊密也是指精神交換的頻率,也就是說你們在精神層面有多少共鳴,有多少認知可以交換並彼此融合,是否可以在心靈上共同成長。

總結來說夫妻關系的存續狀態,必須有對等、性、欣賞、道德和聯系緊密五個方面的支撐。這五個方面中分別有物質和精神兩個因素的交互。

但是僅僅是針對現代夫妻,不能和古代的情況同日而語。你和你的另一半做到瞭嗎?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