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辭職後,日本財團集體出讓股權,美國資本接手的背後非同尋常

上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突然宣佈因為身體原因辭去首相一職,在國際上掀起瞭軒然大波,因為在他正式宣佈辭職之前,他剛剛成為日本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然而一轉頭,他卻宣佈因為身體原因辭去瞭首相一職,這不禁令外界大感震驚,紛紛猜測這背後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在東亞有兩個國傢有個奇怪的現象,一個是韓國的總統卸任後難以善終,一個是日本的首相在位時難以長久。這背後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最關鍵的不穩定因素,說到根子上,還是因為這兩個國傢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有美國駐軍。

東京地檢特搜部對日本政壇的深度控制

在某種意義上而言,由於美國的駐軍,使得他們的國傢主權其實不是完整的,比如日本,過去首相走馬燈似的來回換,往往是因為某一個人,或其所在的派別某位下屬,牽涉到瞭某起貪腐指控中,最後查下來,為瞭不被連根拔起,首相選擇辭職明哲保身。而發起貪腐調查的,往往是日本的東京地方檢察廳下屬的特搜部。

特搜部的起源與駐日美軍關系密切 。日軍戰敗的時候曾經隱藏瞭大批物資,為瞭搜查日本軍隊隱匿的各種物資,麥克阿瑟為首的盟軍司令部成立瞭一個叫“別動隊”的組織,其成員大多是原來美國領事館的日本工作人員,以及盟軍司令部的日方雇員,他們大多暢曉英語,崇拜和接受英美社會理念。經過特殊訓練之後,這批人員投入工作。依靠遠比美國人熟悉日本的優勢,別動隊為美軍查獲瞭不少藏匿的資產,立下瞭汗馬功勞。自此之後,這個組織就被保留瞭下來,專門針對日本的政界和財界的貪污受賄進行調查,這就是特搜部的前身。

這個特搜部過去是駐日美軍主導設立的機構,後來成為主要針對政治人物進行調查的一個反腐機構,在明面上很難找到他們和美國之間的直接關聯,但是很多事情的發生卻都與美國利益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下面這些都是東京地檢特搜部主導辦過的案件,當時都是名動一時,在日本政壇引起過巨大的震蕩。

那麼這一次,我們看到安倍並沒有遭遇到如此待遇,這可能也正是他之所以能創造一個新的在任紀錄的原因,安倍在任期間,對於周邊的三個大國,都把姿態放的極低,對於自身的榮辱並不太在意,在2016年,美國大選前,日本各界也普遍看好希拉裡,所以對特朗普並沒有上心,誰曾想最後他意外當選,安倍還沒等到他正式上任,就立即在大選之後飛過去拜見,完全是一副是在下有眼不識泰山的眉目,不僅如此,知道特朗普喜歡打高爾夫,安倍也多次飛過去陪著打球。

但是在具體的國傢事務上,安倍基本上還是以國傢利益為第一位,比如疫情期間,美國政府就在號召美國企業從我們這搬出去,他們想重組供應鏈,國際上第一個響應的是誰呢?就是日本,日本企業在華投資非常大,日本政府不但響應號召,還提出要補貼搬傢費用,這事辦的讓美國很滿意,但是唯一讓美國不滿意的就是,沒有結果,也沒看到進展,等於是口號喊得震天響,決心表的感天動地,實際行動則能拖就拖。

這就是安倍的秘訣,誰也不得罪,你說啥我都說好,要辦事馬上答應,但是辦事效率不敢保證,一般能拖到你下臺也看不到有啥進展,最後的結果是面子上大傢都過得去,日本的利益卻沒有什麼損害,這實際是高超的太極功夫,一圈打下來,全部都懵瞭。

很明顯,國際形勢的變化,讓美國已經失去瞭等待的耐心,所以我們並沒有看到特搜部出動,而是安倍以身體原因突然辭職瞭。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國又在資本層面出手瞭

巴菲特收購日本五大貿易商股權

最新消息報道,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偉在當地時間周日宣佈,已收購瞭日本領先的5傢貿易公司各自超過5%的股份。這5傢公司是:伊藤忠、丸紅、三菱、三井物產和住友商事。伯克希爾表示,計劃長期持有這五傢公司的股份,並可能根據未來股價情況將其中任何公司的持股增至最高9.9%。

很多人不是太瞭解日本的這些貿易公司是什麼情況,實際上這與他們刻意保持的低調作風有很大關系,實際上這些貿易公司,對日本來說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以伊藤忠為例,它是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72位的上榜企業,基本上你能想到的業務他們都有在經營,事實上,這五大商貿企業都非常低調,刻意隱藏的很深,他們的業務范圍基本上遍佈全球。很多都是通過與本土企業合資進行業務綁定,他們在全世界的從礦產資源,大宗工業原料到農產品跨國貿易,業務觸角遍佈全球,而且紮根很深,可以說他們是日本國傢實力在世界延伸的重要代表。

而這些企業的背後實際控制人,是日本的幾個主要大財團,日本有六大財團,分別是三菱、三井、三和、住友、富士、銀,這次交易的五大貿易商,其中伊藤忠屬於第一銀財團,丸紅屬於富士財團,其他三傢屬於同名財團。

正是因為這些企業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這些財團在二戰以後,尤其是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時,采取瞭相互之間交叉持股來抱團,避免被外資低價收購,以度過危機,而這些財團背後和政治門閥傢族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是日本政治經濟的一大特色。這次被美國資本收購股份,暫時還不知道是二級市場直接買入,還是達成某種協議或默契之後的出手,事實上這五大商貿企業背後的財團,都有自己的銀行,所以他們而上市的目的主要還不是出於融資,而是為瞭透明度的監管需要。而這一次巴菲特是一次性同時入手瞭五大商貿公司的股份,相當於與背後的財團一起形成瞭一次深度綁定,這在日本資本市場是極度不同尋常的事件。

隻是收購方是股神巴菲特,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次價值投資,從而掩飾瞭深層次的資本動機,然而事實上,從過往的巴菲特投資經歷來看,其掌控的情報信息能力,以及其本身作為重要的美國資本代言人角色,決定瞭這次收購與同時出現的政壇動蕩,不會隻是簡單的巧合。

美國迫切的尋求產業鏈重組

眾所周知從奧巴馬時代,美國就一直在尋求全球的制造業進行供應鏈重組,他們實際上就是覺得我們在這個體系裡成長的太快,希望把我們剔除出去,最開始他們希望搞TPP協定,是希望由越南來承接中低端產業轉移,後來提出的是制造業回流美國,這些都失敗瞭,現在提出來的新構想是希望印度能擔此大任。

為什麼他們選的這些國傢都是在我們周邊呢?主要原因是跟美國資本配套的中高端產業鏈,集中在日本和韓國,如果要重組產業鏈,為瞭控制生產成本,必須不能離日韓太遠,所以除瞭我們隻能是往東南亞一帶去尋找,現在找到瞭一個並不太理想的國傢,雖然莫迪很配合,而且在使勁的表忠心,但是實際上資本的轉移意願並不強烈,不但美國資本行動緩慢,中高端配套的日韓資本,除瞭口號依然喊的震天響,但行動似乎也不太積極。

美國的下一步,很可能會軟硬兼施,通過各種手段來逼迫日韓的財團們做出選擇,其中韓國的優秀企業代表,在上一輪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美國資本已經成功的拿到瞭控股權,但是日本的財團,由於把銀行和事業捆綁在一起,然後各大財團之間交叉持股,實際上形成瞭一個大聯盟,外人是很難插足的。

在歷史上,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期,日本一度是由美國駐軍司令官在管理,曾經就對這些財團動過手術,希望把他們分拆瞭,隻是後來國際形勢風雲突變,是這個改革沒能深入進行下去,反倒是這些財團又再次做大瞭,現在這六大財團,事實上已經掌控著大部分的經濟與政治資源。而且這五大商貿公司,實際經營的業務是全產業鏈類型的,幾乎是從礦產資源開始,到海運,到工業生產,再到消費流通,最後到零售,是貫穿始終的,所以他們在產業鏈條上的深度佈局,有比較強的話語權和實際調整能力。

如果理解瞭這些背景,再回頭看安倍辭職,與巴菲特一次性收購五大商貿企業的股權,這兩件事先後發生,很可能並不是偶然。

中國是未來全世界最好的投資目的地

資本主義國傢資本的動向就是最高的意志,現在來看日本的財團,似乎已經在被迫做出選擇,從政治到經濟上,都在作出一系列的調整,這意味著過去脆弱的平衡,很可能即將被打破,外部的國際形勢可能出現新的變化。

其實日本企業,在中國已經紮根幾十年,有著很深的利益關系,比如伊藤忠,曾經就出巨資入股瞭中信集團,並由此為支點,開展瞭很多投資:

這些其實還隻是冰山一角,伊藤忠除瞭投資中信集團,還是杉杉集團第二大股東,還投資過龍大肉食,龍煤集團,奇點汽車……,這個名單有很長。這些財團在中國大量投資建廠,合資經營,我們是他們現在最主要的投資市場,除瞭過去的產業鏈結構,更主要的是因為,在中國有全世界最具潛力的市場,和最多的投資機會。如果從投資的安全性和收益率來看,我們無疑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市場。

而事實上自今年疫情以來,中美歐日四大央行中,隻有我們不僅沒有大幅放水。下圖就是中美歐日四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

可以看到我們是略微下降的,美歐日都是快速增加,這是因為他們大幅放水所致。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成為瞭唯一的經濟正增長國傢,所以最近國際資本一直在持續流入,這就是長期看好我們發展前景的體現。

日本的政經兩線的調整,最後的結果,無外乎兩種可能,一種是要麼會成為美國資本的馬前卒,這是炮灰的命運;另一種是在美國各種手段用盡,也無法從我們這裡掠奪到財富後,為瞭續命他隻能從身邊的盟友下手,其中最可能的就是日本。所以無論哪一種,從資本層面出手加深控制,現在看起來都是一步先手棋。

最後

樹欲靜而風不止,國際形勢在目前正處於僵持狀態,然而美國內部的矛盾在疫情沖擊之下,正日趨尖銳,他們等不起,也拖不得,目前的平衡可能很快就會被打破,而這個將要被打破的平衡點,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可能就是日本,也隻有日本,是被美國深度控制的。

反觀美國的一部分資本,一方面自己以國際資本的形式在加速流入,押寶中國的未來,而另一部分野心傢卻在施加壓力,希望日本的財團做出犧牲和調整,這從投資的角度講,是違背瞭投資原則,也違背瞭世界發展的趨勢,但一個國傢沒有獨立自主的軍事力量,從根本上來保護自己,也就沒有資格說:“不”。

隻希望日本在接下來風雲突變的國際局勢中,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能站穩立場,即便不做時間的朋友,也不要成為希望的敵人,雖然咱也不抱什麼期望,最後就祝他們自求多福吧。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