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你的故事誰聽瞭都會被氣炸呀”|迷茫女人的糊塗婚姻

關鍵詞:活得很沒有自我

故事內容概要

我老公對我很好,工資也還可以,但是他對傢的要求讓我很迷茫。我一開始的工作有點忙,他說總有一個人要顧傢,因為我掙的少,所以辭職瞭。

他鼓勵我開自己的工作室,然後我開瞭一個工作室。因為我不會經營,所以倒閉瞭,虧瞭一些錢。

後來朋友拉我去做小孩的繪畫培訓,跟他商量,他也是同意的。畫室目前處於持平狀態,也沒有盈利。但是我老公總是要求我早點回傢,比如今天,因為討論暑假招生的問題,所以九點才回到傢。

他就十分生氣,說我聽不懂好賴話,早就跟我說過瞭早點回傢,有什麼破事需要討論的這麼晚,白天幹嘛瞭?

(因為有一個兼職男老師老師是我們的朋友,下午才來上課,課結束後打掃一下已經七點瞭,所以就有點晚)。

他總是說,“我跟你說瞭很多遍,你哪一次聽我的。”因為我有很多缺點,急脾氣也不是很好,我就跟他說,“你慢慢跟我說,多說幾遍,我總會記住的。”

我老公便說,“我跟你說瞭很多遍,你哪一遍記住瞭?”其實我沒有記住所有的話,但是我有慢慢在改。

還有,隻要遇到他媽媽的問題,他一點就炸,有些話他覺得我說出來就是對他媽媽不尊重。

但是我婆婆跟我描述的,同他說我婆婆跟他說的不是一樣的,我不知道誰在撒謊,或者誰理解錯瞭誰。

有時候真心覺得很累,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覺得活得很沒有自我,我有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提一下,我老公是從小單親,他的父親很不靠譜)

冷愛回復:

這個故事的描述非常場景化,這種場景化的描述,可能會讓一些女孩子一看這個故事就炸瞭——女主自己開瞭個工作室,就晚回傢幾個小時,她老公就把她一頓罵,一個女人難道就沒有創業的權利嗎?

包括看到後面可能會說,這個婆婆也不是什麼好婆婆,什麼時候都把女主給描述成壞人等等。

可以說,女主這種故事敘述方法,導致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有一些人會瞬間化身為街頭大媽說:“哎呀,你這個老公可不行,你這個婆婆如何如何”等一頓批判、一頓指責。

但是,這種結果又會造成兩個後果:

第一,這一類評判,不會對女主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隻是幫她發泄瞭一下心頭的情緒。

第二,所有人都成為瞭女主的工具,或者說,她也就沒辦法完成對自己情緒的覺察。

講到這裡,我想通過這個故事向大傢表達什麼?

我想告訴大傢的其實就是兩個字——「覺察」。

「覺察」的意思是:生活在人世間,我們需要時刻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這一點特別特別難,但一旦完成這個突破,人生就會變得更開闊。

以這個故事為例,作為讀者,如果能夠完成「覺察」狀態的突破,就會知道,我們去跟故事的主人公感同身受,隻是去體驗她的感受,而不是要被她帶著走。

我們有時會同情、會憐憫、會支持提問者,都是因為我們去感同身受瞭,但我們同樣要能夠隨時撤出來,從理性的角度去做分析、做思考。

這就是我們作為看故事的人的一種覺察。

那在這個故事中的女主,需要覺察什麼呢?

是她老公真的需要有一個人顧傢,所以,他老公在資金寬裕的情況下,讓她開瞭個工作室。

而讓她開工作室的目的,就是為瞭不讓她跟上一份工作一樣忙,顧不上傢。

如果女主當初能夠覺察到這一點,在工作室開之前,就可以跟老公約定清楚,如果開工作室隻是為瞭賺點小錢,主要精力放在照顧傢庭,應該幾點到傢合適、花多少時間照顧傢裡等等這些都可以提前有個約定、有個規則。

一段長久的關系,需要兩個人對彼此的需要有很深的覺察。

當然,我知道這個男人也沒有意識到女主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

但這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因為不是這個男人來提問,女主提問,我們可能隻能給到女主建議。

最後,不管是工作室還是婆媳關系,所有問題的本質,還是要覺察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 不願意回傢的真相又是什麼?

  • 是那個工作室真的讓自我價值得到實現?

  • 還是那個傢裡的一些部分、一些元素自己不想面對?

這都需要覺察。

一個人如果能夠要成為通透的人、一個幸福的人,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時刻問自己:

我在做什麼?我真的在按照自己的想象在做事嗎?還是我隻是在被情緒帶著走?

這是我們每個人一輩子的功課。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