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繳費12年,但是視同繳費年限卻有13年,養老金到底咋計算?

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我是碎月,大傢可以關註碎月導師,每天都有新內容分享。

今天有位粉絲咨詢道:他的實際繳費年限隻有12年,但是視同繳費年限卻有13年,那在實際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情況下,他可以辦理退休手續嗎?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情況是可以辦理退休手續的,這位粉絲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根據我國的社會保險法規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待遇領取條件有兩個:一是到達法定的退休年齡,二是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這裡的累計繳費年限是包含視同繳費年限的,並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樣,隻包含實際繳費年限。

所以對於粉絲的這種情況,實際繳費年限有12年,視同繳費年限有13年,那麼他的累計繳費年限就為25年,不僅可以辦理退休手續,退休後養老金的待遇還是比較高的,那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養老金的待遇是怎麼算的吧。

1、養老金待遇

個人在計算養老金的待遇時,如果有視同繳費年限的話,那麼個人的養老金待遇除瞭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之外,還有一部分過渡性養老金,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詳細的瞭解一下過渡性養老金吧。

在計算養老金待遇的時候,基礎養老金是和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社會平均工資等因素有關的,而這裡的繳費年限是包含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的,但是因為視同繳費年限是沒有實際繳費的,所以就沒有具體的繳費基數,於是很多省市都是按照個人的實際繳費基數計算的,那繳費基數是影響咱們的平均繳費指數的,所以這也是關系著的咱們的養老金待遇的,不過也有少部分地區是直接規定視同繳費指數的,像河北、上海等地區,都是將視同繳費指數直接確定為1計算的。

那這裡有一個點,相信聰明的人都已經發現瞭,就是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基數按照實際繳費基數計算,這裡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的,如果你是按照60%繳費的,那麼你視同繳費基數也是60%,如果你是按照300%繳費的呢?你的視同繳費基數也會按照300%計算,這樣的話大傢計算養老金時,個人平均繳費指數是非常高的,對應的咱們的養老金待遇也能有個較大的調升,所以有視同繳費年限的朋友,建議大傢在繳費的時候,盡量調高自己的繳費基數。

確定瞭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基數,就可以計算過渡性養老金瞭嗎?

不是的,這裡我們還需要確定過渡性養老金的系數,那這個系數是有具體的規定的,國傢要求計算過渡性養老金的系數,范圍要控制在1%-1.4%之間,各省市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確定具體的數值,比如山東省的過渡性系數就為1.3%。

那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還是以山東省的為例: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1.3%

如果粉絲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的社會平均工資為6500元,平均繳費指數為1的情況下,那麼粉絲的過渡性養老金待遇就為:6500*1*13*1.3%=1098.5元,養老金水平還是比較高的。

總而言之,參保人有視同繳費年限還是比較劃算的,而且社保累計繳費年限是包含視同繳費年限的,大傢在辦理退休手續時,隻要加上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享受相應的養老金待遇。

好瞭,我們這期內容就到這裡,如果大傢還有其它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那我們下期再見。

本文由碎月導師原創,歡迎關註,帶你一起長知識!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