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到底會不會加入美國的反華聯盟?

最近隨著中美關系的墜落式下滑,以及蓬佩奧的滿世界串聯,很多人生出擔心。網上也有一些分析,對中歐關系持悲觀態度。一些知名大V,甚至中引古據今,言之鑿鑿的稱:基於共同的種族、文化、體制和意識形態基礎,雖然現階段歐洲極力抗拒,但隨著美國壓力的不斷增加,歐洲遲早還是會選擇站隊,加入到美國反華聯盟當中。

其實這類觀點,在雲石君看來真的不值一駁,但既然這些文章大行其道,很多人也因此深受蠱惑,那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做一番分析:首先,種族、文化、體制和意識形態,這些是不是政治上站隊的依據?答案是:是。但是,這些都不是主要的,或者說是關鍵的依據。關於這一點,最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東亞——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這四個國傢都跟中國有著巨大的淵源,要麼就是血緣、文化上跟中國關聯甚深——比如日韓,要麼就完全是華人組成——比如新加坡,要麼就像越南——它跟中國的淵源,可以說是種族、文化、體制和意識形態四大要素一個不拉,全都能占齊活——再加上地緣上的山水相連,簡直比英美還要親密。如果這四大要素,真的能決定國傢關系,決定政治站隊。那日韓新越四國,按說現在都應該是中國盟國,緊緊追隨中國大哥腳步才對。但現實中呢?這四個傢夥要麼是美國盟友,要麼是某種意義上美國用來牽制中國的力量,反正都在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中發揮著不同程度的作用。這說明什麼?這就說明,種族、文化、體制和意識形態這些,其實都是輔助性的東西。在政治站隊方面,它們有用,但沒那麼大的用處——至少絕對不起關鍵性作用。那麼,決定政治站隊的關鍵性因素是什麼?利益!細分一下,就是戰略利益和現實利益!所以我們就從歐洲的戰略利益和現實利益角度來分析。歐洲雖然是美國盟友,但畢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國馬仔——它合在一起,好歹也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四大(中美歐俄)政治力量之一,哪怕拆開瞭看,德法也都是第二梯隊中的頂級強國,這樣的勢力,不可能沒有獨立的意識和能力。既然有獨立性,而且是很強獨立性,那麼什麼美國壓力增大,歐洲就一定會妥協這種鬼話就說不通瞭。在重大問題上,決定其國際政治立場和站隊的,除瞭美國方面的態度,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身的利益。這一點,光看歷史可能會看不出來。畢竟我們前面已經說瞭,從二戰開始,歐洲在重大國際問題上就一直是美國跟屁蟲的角色,並沒有充分展露出其之獨立性的一面。但之所以如此,某種程度上,隻是因為標本數量不充分而已。前面我們說瞭,歐洲在過去確實追隨美國幹過很多整人的買賣。但之所以追隨,也是有原因的。過去歐洲追隨美國搞人,主要分為兩類——大的就是二戰、冷戰;中小規模就是朝戰、越戰、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乃至最小規模的科索沃等等。這其中,大的兩項,二戰和冷戰,這與其說是追隨美國,倒不如說是歐洲在保護自身。二戰就不說瞭,德國都已經把法國占領,把英國轟瞭個稀巴爛;至於冷戰,蘇聯強勢崛起,鋼鐵洪流隨時可以橫掃歐洲,地緣上的巨大威脅,當然決定瞭歐洲要緊抱美國爸爸的雙腿。

至於其他的戰爭,這個倒是對歐洲沒什麼根本性威脅,更多的是履行盟友義務。但這裡面也是有計較的——這些戰爭本身規模都不大,基本上都是恃強凌弱,像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科索沃戰爭等,規模不大、遭受的損失也可控(科索沃戰爭上當導致歐元貶值另說),所以履行這種盟友義務沒有太大負擔;至於朝戰、越戰,這兩場戰爭相對慘烈點,但跟二戰、冷戰也是不能比的。何況當時冷戰大背景下,歐洲對美國的需要遠勝今日,這兩場戰爭又被置於冷戰東西方對抗的整體框架中,所以歐洲當時追隨美國也是有道理的。但這一次的中美博弈,跟以前完全不同。中美博弈不是美蘇冷戰,且不說中國從來沒有表現出蘇聯的侵略性,最重要的是,中國跟歐洲分居亞歐大陸東西兩端,地緣上也是八竿子打不著。這樣一個完全不會在軍事上威脅到歐洲的國傢,歐洲犯不著像當年打二戰或打冷戰的架勢來對待。如果中國是個小螞蚱——比如南斯拉夫、伊拉克、阿富汗什麼的,那歐洲基於履行盟友義務,跟美國混一把也沒什麼。可問題是,中國論自身實力,又是個不亞於當年蘇聯的存在——成長性比當年的蘇聯更勝。僅僅因為履行盟友義務,就跟這麼大個塊頭搞對抗,這個理由無論如何都是不充分的。當然,你要說中國對歐洲就真的沒有戰略層面的利益威脅瞭嗎?那倒也不完全是。嚴格來說,潛在的威脅,還是有兩個:第一,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主——鑒於種族、文化、地緣上的隔閡和差異,中國成為全球霸主後,歐洲的待遇,可能確實是不如現在美國當霸主的。第二,中國的體制、意識形態,與歐洲格格不入,如果隨著中國崛起而出現主動或被動的輸出,那歐洲現有秩序恐將因此崩潰。當年蘇聯建國後之所以西方如此恐慌,長期對其封鎖遏制,必欲除之而後快,除瞭地緣政治方面的考量,也有極大的因素,是基於西式意識形態對紅色意識形態的天然恐懼。這兩個潛在威脅,確實是中歐之間繞不過去的梗。也是西方對中國充滿敵意的一大原因。但實際上,稍微仔細分析一下,這些威脅基本上都是不可能成為現實的——至少在可以預期的未來不可能成為現實。比如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主。關於這個話題,其實炒作炒作也就罷瞭,但真要認真分析,即便未來美國衰落,跌落神壇,即便中國有朝一日在GDP甚至綜合國力上超過美國,中國想取代美國全球霸主的位置,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為什麼?美國這個霸權影響力實在是太大瞭,直接覆蓋全球,這麼大的影響力,不是中國想接就能夠接得瞭的。且不說中國的硬實力未必能達到美國鼎盛時的相對高度;就算達到瞭,中國也絕不能成為下一個美國——畢竟美國的霸權,也是建立在五百年來西方文明強勢擴張的發展的深厚底蘊基礎上的。中國沒有這樣的基礎,所以中國想建立全球霸權,成本和難度會高的多,高到中國承受不起。總而言之,就算美國霸權瓦解,接下來也不是中國將其取代——就像羅馬帝國滅亡後,沒有任何新勢力能夠將其取代一樣,美國建立的現有秩序,同樣不是一個中國或者其他國傢能夠繼承的瞭的。所以,美國霸權隕落之後,必然是進入多極化時代——美、歐、俄、中、伊甚至印,這些都有可能一起瓜分美帝的全球霸權遺產。這樣的結果,對歐洲來說,完全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沒準十分樂意接受。畢竟在瓜分美帝遺產的這場盛宴中——除瞭失去霸權的美國本身外,歐洲於情於理,都是最有資格的繼承者瞭。至於中國崛起的第二個潛在威脅——意識形態輸出,引發西方秩序崩潰。這個理論上確實存在,尤其是歐洲,當年蘇聯紅色意識形態輸出給它們帶來的夢魘始終揮之不去。但實際上,且不說中國現在在對外交往中極力淡化意識形態,就算中國有朝一日真的重拾蘇聯輸出革命的路數,以中國的處境,離讓歐洲受到威脅也是隔著十萬八千裡——如果真要搞這玩意,那對象肯定是選近的來,弱的來——換句話說,受影響的肯定也是亞非拉和中國周邊。至於歐洲,作為西方意識形態的老巢,身處與中國隔著十萬八千裡的亞歐大陸西端,它們絕對是最後受影響的一撥。當然,雖然歐洲屬於最遠最強的對象,但如果中國真的把意識形態輸出堅持玩下去,未來依然有一天,會對歐洲秩序產生威脅。這個理論上是有可能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完全沒有可能。如果中國真的這麼做,最大的可能是還沒影響到歐洲,自己就步蘇聯的後塵。

這是很好理解的。現在西式意識形態才是世界各國主流,中國的意識形態在地球這個框架內屬於邊緣化存在。中國在現實物質層面面臨美國為首的主流重壓,這種情況下,如果敢於輸出意識形態,這隻會引發各國主流秩序的反感,進而加速自己的孤立和滅亡。所以,中國絕不可能輸出意識形態——至少在美帝自我崩潰,全球霸權瓦解前,是絕對不可能的。既然中國既不可能成為全球霸主,也不可能輸出意識形態,那歐洲對中國的兩個所謂戰略級擔憂,其實也都是沒有必要的!搞清楚瞭這一層,我們就可以確定,在戰略層面,中歐其實真的不存在什麼根本性的沖突。換句話說,歐洲沒有為瞭自身戰略考量,而必欲除中國而後快的利益驅使。那敦促歐洲加入反華陣營的利益驅使,就隻剩下一個——既維護美歐盟友關系。這個利益驅使是不夠的——至少在面對中國這個大塊頭時,是不夠的。原因很簡單——雖然反華並不會讓歐洲遭受到什麼直接的政治和軍事威脅(中國沒那個能力),但在經濟這個現實利益上,歐洲的損失是很慘重的。不要小看這個現實的經濟利益,這對歐洲來說是很重要的。現在的歐洲,面臨的戰略級麻煩一大堆——歐洲整合、經濟和債務危機、難民沖擊、歐俄關系等等,哪一樣都比摻和美國反華來的重要和迫切。而要解決這些危機,維持歐洲秩序,很大程度上都需要錢,需要經濟繁榮,需要財政充裕。可現在歐洲最缺的就是錢。歐洲經濟已經疲軟瞭多年,今年新冠這麼一搞,不僅本年度慘遭重創,未來幾年基本上滯漲甚至衰退也成定局。這種情況下,中國市場對歐洲來說尤為重要——無論是德國的BBA、法國的空客、紅酒,意大利的奢侈品,以及未來疫情平復後歐洲旅遊市場和留學市場的恢復,這些對歐洲來說都是真金白銀,完全沒有道理拒絕。如果投入反華陣營,這些美國能補償嗎?當然不能!不僅不能,美國如果還是特朗普當總統,那未來四年還得繼續用貿易大棒朝歐洲割肉!而中國就不一樣瞭。雖然中國也在搞內循環,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就閉關鎖國,隻不過是用這種辦法,應對可能的外部封鎖,對經濟帶來的損失而已。隻要歐洲不加入美國反華陣營,那不僅中國不可能對其關上大門,相反,因中美被迫脫鉤而逐漸騰出來的巨大進口市場份額,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會由歐洲填補,作為其不站隊的回報——中美經貿關系可是全球最大的雙邊經貿關系,這麼大的蛋糕,哪怕隻是割到其中一小部分,也足夠讓歐洲大發一筆橫財!

所以,歐洲會怎麼選,其實是很明瞭的。歐洲不是全球霸主,跟中國也沒有什麼地緣矛盾,經濟上雖然二者有些競爭和沖突,但互補性同樣超強。既然沒有根本性沖突,在歐洲經濟和財政超級疲軟、歐美關系越來越糟糕的當下和未來,歐洲加入美國反華陣營,其實並沒有堅實的依據和基礎。當然,這並不是說歐洲就不反華瞭。畢竟美歐同盟還在,歐洲對華的傳統性歧視和戒備還在,雙方的體制和意識形態根本分歧也還在;甚至,借美國反華之勢薅一把羊毛的投機心態可能也在。所以,歐洲依然會反華。但是,這種反華,跟當年追隨美國打蘇聯,其實完全不是一回事。這種程度的反華,並不至於就鬧到當年冷戰那樣,你死我活的地步;退一步說,就算歐洲在特朗普脅迫下,被迫上瞭美國反華戰車,他們在車上的心態也是心猿意馬,意志不可能堅定。隻要中國善加應對,利用美歐不可逆轉的嫌隙和歐洲愈發深重的自身困境,胡蘿卜加大棒,那麼依然有極大的可能性,將歐洲從美國反華戰車上拉下來——至少也能讓它出工不出力。隻要歐洲不真正意義上的明確站隊,不實質性的卷入所謂的新冷戰,那麼中國的轉圜餘地就要充分的多。穩住歐洲,再借助內循環以及亞非拉市場的經營開拓,中國在頂住美國封鎖,渡劫涅槃方面,就更有底氣,前途,也勢必更加廣闊。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