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信守承諾,真沒讓支付寶變成銀行,其年利潤不及銀行一個零頭

昨日晚間,這傢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之一,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時遞交第一版上市招股說明書,邁出A+H上市關鍵一步。但令人大吃一驚的是,從披露的數據來看,其凈利潤還不及銀行的十分之一。

據招股文件顯示,在用戶規模上,螞蟻絕對稱得上國民應用。其中,支付寶用戶已經突破10億,截止今年6月份月活用戶達到7.11億,月活商傢超8000萬;螞蟻數金科技平臺的用戶為7.29億,花唄和借唄服務用戶約5億,成為用戶最多的小額普惠消費信貸產品,花唄平均餘額2000元。

不過,這一串耀眼的數字背後,卻難掩螞蟻盈利單薄的尷尬。數據顯示,2019全年,螞蟻集團營收1206億元,凈利僅為180.7億元。對比國內幾大銀行的利潤來看,2019年,工商銀行凈利3134億,建設銀行2667億,農業銀行2121億,中國銀行1874億,交通銀行773億,郵儲銀行609億,螞蟻的180億隻有工商銀行的1/17、中國銀行的1/10,連最差的郵政銀行也是螞蟻團隊的三倍,可謂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完隻想感嘆一句,隻知道銀行賺錢,但不知道這麼賺錢。

看到這麼大的差距,網友驚訝的調侃道“馬雲說不會把螞蟻做成另一傢銀行,還真沒做成,但這利潤差得可不止一星半點啊“,那麼是何原因導致,用戶超10億,月活達7.1億,盈利卻隻有180億元的呢?

仔細察看螞蟻招股文件可知,螞蟻的收入板塊分為數字支付與商傢服務、數字金融科技服務費、創新業務三個板塊,其中,數字金融科技服務費占據著總營收的半壁江山。簡單來說就是,花唄、借唄、網商銀行用戶獲得的貸款或者信貸額度,98%來自合作銀行和發行ABS,而非螞蟻自有資金,支付寶在其中主要充當撮合交易的平臺角色,螞蟻並不向用戶收費或者收取利息,而是向合作的金融機構收取科技服務費。所以螞蟻的商業模式與傳統銀行業“躺賺”的模式在本質上就存有差異,賺錢少也是能夠理解的。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螞蟻集團的職工薪酬與騰訊相比也是差瞭一大截。,據悉,螞蟻集團2017年,2018年,2019年人均年薪分別為50.36萬元、53.12萬、63.96萬元,2020年上半年,人均半年薪酬為33.2萬元(全年約66.4萬元),人均月薪為5.5萬元;作為對比,騰訊員工2019年的平均月薪酬為 7 萬元,今年第一季度為 7.9 萬元,第二季度為7.5萬元。

最後,你對螞蟻凈利潤比不上銀行,薪酬比不上騰訊有何看法呢?

David: